和声 : 指古乐府诗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常用虚声。如“贺贺贺”、“何何何”之类。唐歌曲中有的和声和于句中或句尾,如《竹枝》即以“竹枝”两字和于句中;《采莲子》即以“举棹”、“年少”相间和于句尾。宋管弦乐中的缠声即其遗法。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和声 : 指古乐府诗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常用虚声。如“贺贺贺”、“何何何”之类。唐歌曲中有的和声和于句中或句尾,如《竹枝》即以“竹枝”两字和于句中;《采莲子》即以“举棹”、“年少”相间和于句尾。宋管弦乐中的缠声即其遗法。
《和声学》:[美]该丘斯着。缪天瑞编译。万叶书店1949年10月版,新音乐出版社1953年7月版,音乐出版社1955年3月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7月版。传统和声学教程。以“五度相生法”为理论基础,以此来构成大音阶,并用以确定各和..
《和声学(修订版)》:[美]W.辟斯顿着。丰陈宝译。新文艺出版社1951年版,新音乐出版社1954年2月版,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1992年7月版。359页。着重介绍18、19世纪作曲家共同的和声处理手法。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产生的具有代表性..
《和声写作基本知识》:黄虎威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1月版,1987年10月版。普及性和声教材。以简谱为谱例,讲解和声写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和弦,和弦的连接,和弦外音和持续音,和声低音的写法,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和声的转调,各种..
《和声的理论与应用》:桑桐着。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11月版。69万字。功能和声教程。分52章,集路易斯一图伊尔、勋伯格、亨德米特、杜鲍厄、斯波索宾、斯克利勃科夫、贝尔科夫、辟斯顿、麦克弗逊等和声学巨擘之众长,系统..
《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童忠良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版。据着者早年研究近现代和声的论文修订而成。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自19世纪末以来近现代音乐作品中具有广义调性的,从而具有一定功能关系的和声手法,亦即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