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 : 俄国和国际社会民主运动活动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政治家、文学批评家、文艺学家。生于坦波夫省一小地主家庭。1874至1876年就学于彼得堡矿业学院。1875年参加革命民粹派运动,后成为民粹派小组“重分黑土党”领导人之一。但不久因为民粹派采取恐怖手段与之分裂。1880年流亡国外,在国外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1883年在日内瓦成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曾写过一系列批判民粹派错误观点的作品,《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883)、《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和《论一元史观之发展》,给民粹派以沉重打击,奠定了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他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火星报》的创建人之一。他反对唯心主义,特别是康德学说,马赫主义和伯恩施坦主义,研究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问题。1903年转向孟什维克,成为孟什维克首领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成为护国派,对十月革命持否定态度。1883至1903年期间,除写过大量哲学著作外,还研究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著有《别林斯基与合理的现实》、《别林斯基的文学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均1897)等作品,捍卫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进文艺思想。此外还写有《格·鸟斯宾斯基》(1888)、《斯·卡罗宁》(1890)等论文。他写的《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美学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他认为艺术、美感、美的概念等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中的人从事劳动的结果,艺术是人的社会存在在社会各阶级代表们的意识中的一种特殊形象的反映形式,在评价作品时,思想标准应当和艺术标准相结合。他批判过“为艺术而艺术”,同时也犯过一些错误,对高尔基的《母亲》作了错误的评价。列宁高度评价了他的革命活动,认为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在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同时对他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批判,对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作给予高度评价,曾号召广泛研究他的写作遗产。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