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 《文心雕龙》篇名,刘勰用以指善于品评作品的欣赏者和批评者。“知音”一词,源出先秦俞伯牙姜子期故事。伯牙善琴,子期善听,故谓“知音”。《文心雕龙·知音》集中论述了文艺批评的理论原则。刘勰首先对几种文学欣赏和批评中的不良倾向进行了批评,如“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说明真正的知音是很难求得的。刘勰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欣赏者、批评家,必须具有较高的文艺修养,要克服偏见,博观多识。“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乔岳以形培,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对具体的批评方法,刘勰提出了“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即从体裁、语言、继承创新、手法、典故、声律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考察。从分析作品入手,“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把握作品的意蕴。这样才能判定优劣,分别高下。《知音》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批评专论,其中提出的批评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