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一代”作家

    “前线一代”作家 : 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苏联文坛上出现的一批写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作家。他们是卫国战争的参加者,当时大都是年青的战士,故称“士兵作家”。在老一代作家和没有参加卫国战争的青年作家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又称“中间一代”作家。他们的小说不同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战争小说,而是以描绘普通战士的遭遇和内心世界感情波澜为主,开辟了新的角度,形成了战争题材文学的新浪潮。主要作品有:邦达列夫的《热的雪》、《最后的炮轰》、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鲍戈莫洛夫的《四四年八月》,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康德拉季耶夫的《萨什卡》、《致以前线的敬礼》等。

为您推荐

“同路人”作家

“同路人”作家 : 早期苏联文学界对那些同情并拥护苏维埃政权但还不是无产阶级战士的作家,称呼为“同路人”。指“谢拉皮翁兄弟”、“意象派”、“山隘”、“构成主义者文学中心”、“列夫”等文学..

“内向世代”作家

“内向世代”作家 : 即内向派,当代日本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是一些思想意识“内向化”、转而把小说场面局限于个人家族关系上,描写自身内部和家庭血缘的新作..

新作家派

新作家派 : 《新作家》是1933年7月由印度尼西亚作家达梯尔、巴奈和哈姆扎等人创办的文化月刊,1942年终刊。经常在《新作家》上发表作品的作家被称为“新作家派”。但这些作家的观点并不一致,以达梯..

印度进步作家协会

五十年代作家行列

五十年代作家行列 : 又称“五十年代派”,是1950年8月由19位马来亚青年作家在新加坡组成的一个文艺团体。他们多数来自社会基层,经受过殖民主义统治,致力于发展民族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以文学创作为..

前线主义小说

前线主义小说:抗战军兴给许多进步作家造成了走向大众的契机,如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主体虽宏大但为时过早,只能报道式地留下时代剪影,再如沙汀,艾芜,周文,张天翼,陈白尘,罗烽等应夏衍之邀,撰写《华北的烽火》,这些及时反映抗日..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 是中国文联和文化部共同领导下的科研教学机构。1950年成立。当时名为中央文学研究所,丁玲为主任委员,沙可夫、李伯钊、何其芳、黄药眠、田间、康濯、陈企霞等12人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