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指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系列民族语文工作。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少数民族语言规划,主要是统治阶级对非汉语的“雅(汉)”化意识、主张和努力,以及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母语文字的创立、推行和一些双语词典的编纂。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语文工作者为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土、瑶等民族创立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对波拉苗文、拉祜文、景颇文、载瓦等教士文字以及原有文字(如傣文)作了一些改进工作。还曾为蒙古文(1955年)、维吾尔文、哈萨克文(1960年)设计过拉丁字母新文字。为音节文字彝文制定拼音方案(1958年)和规范方案(1974年)。为了让新文字读者掌握标准语,陆续编辑出版了一些语言的双语词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些省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设立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广播以及电视频道,如此种种,都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功能的扩大。蒙古语、朝鲜语等语言使用地区还成立了语文工作协作机构。民族语文工作者还为一些语言制订了借词转写规则和术语统一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