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声望规划 :
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美国学者U.魏因赖希早在1968年便提出了“声望”一词,并指出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可以称之为声望。具体到语言规划领域,“声望规划”源自德语的Prestige planung,最早由德国学者H.哈尔曼于1984年提出。声望规划,有时又称声誉规划、形象规划和声望计划等。
20世纪90年代初,哈尔曼提出应该将声望规划作为语言规划分类的一个新类型。从本质上来看,语言规划活动是一种长期进行的复杂过程,因此任何规划活动都必须吸引正面的价值,以确保得到语言规划者和预计会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支持。同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一样,声望规划也发生在语言规划的不同层级中,从政府、组织机构、团体到个人等,不同的层级反映出声望价值的差异。当代学术界对语言声望规划的研究比较少,且基本上都接受哈尔曼提出的有关声望规划的划分方法,即声望规划可以分为与语言规划产生相关的声望以及与语言规划接受相关的声望。第一种声望主要是指语言规划和政策制定者自身的声望,同时也包括他们从事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活动中所产生的声望。例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作为中国最高的语言文字管理机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声望。在其从事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标准语的声望。第二种声望主要是指语言规划的接受者,对语言规划的制定者以及他们在语言规划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声望的一种价值判断。例如,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关的语言学院从事语言规划活动,致力于提高本民族或本国语言文字的现代化程度。作为规划活动接受者的普通群众,对这些语言学院以及他们实施的具体语言规划活动,都会形成一定的态度或看法,这就是与语言规划接受相关的声望。
语言声望规划是一种有别于语言地位规划和语言本体规划的类型,它并不依赖于地位规划或本体规划。相反,声望规划在很多时候会影响到地位规划或本体规划的进程,进而对整个规划活动的成败产生影响。例如,新加坡政府从1979年开始发起“讲华语运动”,在李光耀总理的提倡下,华人社区尽量说普通话,不说方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极大地提高了华语的声望价值,从而使得新加坡讲华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对新加坡华语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语言规划活动中声望规划的典型案例。当然,声望的缺失也会造成语言规划的失败。例如20世纪20、30年代,苏联试图通过地位规划,提升境内一些小语种的地位,但因这些语言缺乏必要的声望而导致失败。因此,语言的声望是实施具体语言规划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