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代·沈衞书于庚午年(1930)。纸本。行书。七言诗数首。凡六行,共二百三十八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上)。
【赏析】:
沈衞的这件作品堪称佳构,我们是把它当成楷书看待的,事实上也应如此。从墨迹上欣赏,大唐法度的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具有欧、柳两家的特点,高雅挺拔。作者是位能融诸家爲一体的好手,他不纯在帖学中取法,而把触角伸入北碑之中,那质朴刚健的书风,爲他所获,并以此爲作品主要基调,不柔媚华丽,也不弩张剑拔。他以楷书特有的慢笔运行,墨浓而饱和,出现了含蓄凝重的效果,丝毫不再有《龙门四品》那样的锐气。那么作者如何克服碑版中的板滞习气呢?他以行书掺揉其中,以碑入行,以楷爲主,雄健之中流露出淡淡飞跃,就这么一点点,整件作品都有腾跃状。按常情,寓活泼于刚健之中,沈衞已经是十分熟练了,但在整件作品中,出现了纯然草书,顿使作品白玉微瑕,如首行的“好”,第二行的“阁”,第四行的“因”,第五行的“字”,都是不能进行这样处理的,它使整行连贯的气脉在此中断。它们的出现虽然不多,却也反映了一位书家在掌握了诸种书体之后,还要在书写中保持一贯性,否则,在楷书中穿揷一个篆字,即使是无意识,也将把整幅破坏无遗。如第二行的首字“畔”,“田”爲工楷,“半”爲草书,只能使作品整体逊色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