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董其昌书。纸本。行书,凡八十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十幅,每幅均高27.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六)。
【赏析】:
由于明朝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採取了极爲严厉的高压政策,加之传统文化活力的衰竭,整个明代弥漫着一种空疏的学风,并且随着时代的推移愈演愈烈。董其昌书法的“空疏”性格,正是这种空疏学风的反映,它在整个晚明书坛上具有典型意义。
董其昌书法的优点与缺陷,可以说都集中在一个字上:虚。的确,他的作品“虚”得前无古人:一切都是那样毫不在乎,一切都是那样轻描淡写、信手拈来,一切都是那样稀疏零落……以致于观衆都有些飘飘然之感。从这一点来讲,董其昌“自谓逼古”、“直追晋韵”,不无根据。
董其昌以古淡、散逸、苍淸的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问题也就出在这裏,形式上不加节制的求虚倾向,损害了内涵的丰富性,导致了内在精神的贫乏。因此,康有爲才断言:“香光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寒气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当然,这并不是说董氏学识浅薄或艺术功底差,而是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的个性和艺术风格。董与王羲之虽都追求一个“虚”字。但袒腹东床的王羲之在作品的背后隐藏着一股强烈的“怨”气,凭着这股“怨”气,作品获得了摄人心魄的力量:而生活安逸的董其昌则根本没有东晋名士那种处境,他的思想中没有那么多缺憾。之所以要在艺术上求“虚”,是想让自己在酒足饭饱之后放松一下,娱乐一番,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虚”实质上就是空,不可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