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书法)

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书法):

【简介】:

淸·何绍基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纸本。行书。凡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三百字。167.5×34.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赏析】:

乾嘉碑学大师的行草书虽然也溶合了碑的内容而各自有独特的风貌,但他们大都以篆隷名世,行草书往往都出现在落款题跋之中,居从属的地位。而何绍基亦“溯源篆分”,但其行草书已成其书法艺术的主体部分,此《苏轼诗》四条屏,可说是其行草书的代表作品。

从此《苏轼诗》四条屏看何绍基行草的艺术创新,大致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笔法上,何绍基纯用篆隷及北碑笔法,线条浑劲而有力,严格的中锋及颤笔的交替使用,使线条有一种外柔内刚的韧劲;断连停止,顺势而下,随其自然,且以断爲主,断中见连,突破了明末淸初行草书“飘带式”的俗套;篆隷笔法的大量使用,与由楷体入行草的八法相比,明显地简化了笔法而增加了书写的随意性,显得更灵活自然。特别是洒脱的长撇和长长的弯鈎的大量运用,更有云飞雾昇、飘飘欲仙的意味。其次,结构以斜爲主,在斜正的顾盼照应中求得章法的平衡和谐,并且,注重结构的疏密与开合,以密以合爲主,以疏以开爲附,使文字量颇大的艺术作品无压抑和不透气的感觉;整个作品以行书爲主,然有少数楷、隷及草相杂其间,错落有致、随心所欲,如此,则斜正、疏密、开合及正体草体的交替使用,使整个四条屏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貌似散乱而极具阵法。其不以统一齐整取胜,而在变化,各具形态,各自爲政的独立中求整体的和谐,在如此之多的文字变化中体现其独特的风格,可见何绍基把握和丰富文字造型的能力,体现大师驾驭文字的气度和魄力。因此,《淸稗类钞》中评何绍基书法“行体尤于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又如衔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领其妙也”,确是很有道理的。

何绍基这种以篆隷爲底蕴,以断、斜爲主构,拙中见巧,飘逸脱俗的行草风格的出现,是对巧媚柔弱的淸代帖学有力突破。淸代的扬碑抑帖,实质上是碑帖的结合,艺术的综合就是创新,何的行草书比传统帖学融滙渗透了更多的内容,其内涵就更丰富了。

为您推荐

临王右军帖(书法)

临王右军帖(书法):【简介】: 淸·包世臣书。纸本。草书。尺牍。凡五行,共五十四字。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赏析】: 包世臣书法前人评价不高,但他却是个出色的书法评论家和敎育家。不过,他毕竟是经营有年,先学南帖,后..

临正考父鼎铭轴(书法)

临正考父鼎铭轴(书法):【简介】: 淸·朱爲弼书。纸本。篆书。铜器铭文一则。凡三行,另行书题款两行,共三十三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 【赏析】: 此幅作品的释文曰:“佳四月初吉正考父作文王宝尊鼎其万年无疆子..

赠刚己世讲翁七言联(书法)

赠刚己世讲翁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包世臣书。纸本。行草书。七言联一副。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字,共二十四字。刊于《历代楹联名迹》。 【赏析】: 何绍基对包世臣书法有所讥责,说以“横平竪直”去衡量世臣所写北碑,..

临金文立轴(书法)

赠月舫二兄联(书法)

赠月舫二兄联(书法):【简介】: 淸·林则徐书。纸本。行书。八言对联一则。上下联正文十六字,款十二字,共二十八字。 【赏析】: 林则徐不仅是一位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书法家。此行楷八言对联,以欧阳询书体爲根底,..

五言古诗轴(书法)

五言古诗轴(书法):【简介】: 淸·林则徐书。纸本。行书。凡四行,七十一字。136.8×30.2cm。南京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如同有古典音乐、雅小说,便有通俗音乐、通俗小说一样,书法有文人书法,..

赠尔平仁兄七言联(书法)

赠尔平仁兄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陈彭寿书。纸本。隷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五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赏析】: 此隷书七言对联书法,旣谨严又洒落,颇能代表陈彭寿的隷书特点。用笔虽方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