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诗卷(书法)

苕溪诗卷(书法):

【简介】:

宋·米芾书于元祐戊辰(1088)八月八日。行书。墨迹。纸本。三十五行,二百九十四字。30.2×189.5cm。钤有“绍兴”、“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印,帖后有米友仁、李东阳跋。现藏故宫博物院。《戱鸿堂法帖》、《三希堂法帖》摹刻。《珊瑚网》、《大观录》等着录。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五)刊入。

【赏析】:

《苕溪诗》与《蜀素帖》是米芾书法成就巓峰上的双璧。两帖均爲米芾技能精熟的刚近中年之作。如果这两帖是米芾创作的分水岭,那么,“集古字”的复古主义者米芾,最终达到了“托古改制”的目的。“托古”是米芾的前期凖备,“改制”则实现了其大改革的独立风格。此二帖,奠定了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中不可代替的地位。下面,试从《苕溪诗》来简析一下米芾的艺术创建。

米芾在对传统的继承与破坏中,最大之处即在于笔法。后世对米非议最多的也即是他的笔法,《苕溪诗》的笔法纯从二王简牍中来。其用笔意态最近《兰亭叙》。米芾潜心研究二王,甚至可以说用他自己的笔、重新塑造了二王。传说中二王墨迹的《快雪时晴帖》、《大道帖》、《中秋帖》等都属米芾作僞。由此可见其对传统理解的深度。然而,他又破坏了二王笔法。他学习了褚遂良、更往前迈了重要的步伐。《苕溪诗》用笔最特出的就是侧锋取势。宋以前书,侧锋仅是书法作品中非常次要的笔法,某种意义讲,大多的作者的无心之处。“万毫齐立,笔在中行”是定则。米芾却特意反这样的传统、蓄意八面出锋,运其匠心,使用侧锋。侧锋的使用,给米芾的字平添了千般风流,万种仪态。那种爽健、潇洒、超逸的意志,就在笔锋任意播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变幻无穷的意緖、情思,在《苕溪诗》裏如此得心应手宜出来,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如果人们说米芾是“集古字”的学究,那么,我说米芾在笔法上对传统的破坏,也就是所谓“刷”字法,远远超过了他对传统的继承。

书法技法基础的另一大支持,即是结构。米芾在结构上肯定是继承传统的高手。他可以做二王眞迹,即证明他对造型的敏感与功力。正在从这一基础上,米芾从其结构的核心,即平衡、对称处开刀,创建了“欹侧”的结体之法。试观《苕溪诗》,你很难找出几个平正、端庄的字来。他的一味左倾的结字法,体现了书写时笔在右侧手握的自然状态,但是他的美学目标则是取飞动跳宕之姿。试观《石门铭》。其字则右倾,便有“骖鸾跨鹤”之态。米芾“欹侧”结构,取得了最好的活跃的生命力,及其对书家心灵、性情的最敏感的反映。

最后,如果还有兴致对米芾《苕溪诗》和《蜀素帖》作一个比较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上述所有方面,时间稍晚于一个多月的《蜀素帖》,则往前多跨了半步。

为您推荐

云顶山诗帖(书法)

云顶山诗帖(书法):【简介】: 宋·薛绍彭书。纸本。行楷书。纵26.1cm。《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滙考》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赏析】: 薛书《云顶山诗帖》墨迹,爲行书中法度严谨之..

遒味帖(书法)

遒味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二十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五十八字。25.4×78.6cm。《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载入《故宫书画录》卷一。【赏析..

参政帖(书法)

参政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又称《太简帖》。凡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十七字。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画图目》(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米芾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观其用笔之..

李太师帖(书法)

研山铭帖(书法)

研山铭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三十九字。35.8×136.3cm。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赏析】: 此作也系米芾大字行书墨迹,但较《虹县二题》及《多景楼》字体爲小。此书点画如刀劈斧斲,结字紧..

逃暑帖(书法)

逃暑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八行,可见六十九字。30.2×36.3cm。刊于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十五)、上 海书画出版社《书法》杂誌。【集评】: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五帖)皆精妙。较前帖(指“..

沂水帖(书法)

沂水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草书。凡八行,共五十八字。纵29.4cm。刊于《米芾书翰墨迹》。 【赏析】: 米芾写沂水帖时,年过四十,技法已精熟。虽如此,沂水帖前三行中“顿首再拜,政事之暇,起居如何”与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