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称《衡阳太守葛祚碑》。三国吴碑。年月泐。何时出土不明。碑在江苏句容。据元陆友仁《砚北杂誌》记元时可识者也“只额十二字耳。”淸乾隆时孙星衍再次访得,始有搨本传世。额楷书,三行十二字。“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爲现存楷书碑中最早者。
【集评】:
淸孙星衍云:“楷法之见于法帖者,则有程邈最先,然不足信;其见于碑碣,殆始于此,良可宝也。”缪荃孙云:“正书始于齐梁之间,吴时未尝有也。”刘熙载《艺槪》:“若吴《衡阳太守葛府君碑》则直是正书,故评者疑之。”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尤爲正书鼻祖”,“高秀苍浑,殆中郞正脉,爲眞书第一古石。”
【赏析】:
由隷入楷的着名吴碑《葛府君碑》、《谷朗碑》,虽皆列爲楷书碑刻,然《谷朗碑》无论结体还是用笔,都具有浓郁隷意。而《葛府君碑额》虽不失汉隷朴厚凝重的风骨,但汉隷的那种横扁而势呈八分的形态却已蕩然无存,只有“之”字横捺尙未脱尽汉隷的遗意胎记。
字体的演变过程,从来就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然而,《葛府君碑》作爲书法长河中第一座极富意义的楷书石碑,与承緖长达四百多年的汉隷相对照,其章法结体直至点画的迥然一新,却不能不使人留下极爲深刻的印象。
此石十二字中,“故”、“衡”、“守”、“葛”、“府”等字字形方长,结体谨严,间架微向右上斜耸,“故”字左右揖让和谐默契。细观之,颇易让人联想到唐人的风貌与“似欹反正”的布局。当然历史的事实也许恰恰相反:唐人的风貌与布局,正是从《葛府君碑》这样一类书风中得到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