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猷造像记(书法)

郑长猷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云阳伯郑长猷爲亡父等造像记》。北魏景明二年(501)九月刻。正书。八行,行十二字。50×34cm。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南壁。龙门二十品之一。上海有正书局、艺苑眞赏社、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另有翻刻本。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集评】:

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称《郑长猷》“波磔极意骏厉,犹是隷笔。”又:“雄强茂密,导源《受禅》,殆衞氏嫡派。”又:“气象挥霍,体裁凝重,似《受禅碑》。”

【赏析】:

这是龙门二十品中一件风貌奇异独特的精品。它在书体演变的过程中是一种特有的审美类型。方峻质拙、粗细变化,不拘常格,诡形异状,充满拙朴天眞机趣,但又以方劲爲统一基调的结字,与那疏密大胆变化,形式极爲生动而又复归平衡统一,气象朴茂的篇章,浑然一体,构成了作者朴野而斑烂绚丽的内心图画。它之所以格外动人,在于它不守常法,无矫饰,有眞意。而这,又成于作者对于功利目的的超越与他那朴实而又不囿规範程式的功力技巧。北魏民间书作的艺术魅力,在《郑长猷造像》中得到了典型的表现。当然,就其个性中的共性而言,它仍然表现了北魏书法那种方峻雄强的风格。此造像的运笔和结体比同时期其它造像更接近汉隷朴拙天眞的趣味。而与汉碑不同的是在字的结构上和整体章法上更加自由、开放。由于刀刻的原因,此造像和其它许多造像一样线条多呈方笔,极爲刚劲有力,线条收尾等处呈锐角,呈现出一种倔强的力,方整中又具有变化。由于造像字体一个个刻成,中间不免有停顿,因而从行气来看,不象帖那样一气呵成而气势连贯,显得有些生硬。如今有许多人在吸收石刻造像书法的意趣,有时固然能造出一种突兀的艺术效果,但更多的却是显得过于勉强和造作,缺乏自然美。

为您推荐

姚伯多兄弟造像记(书法)

姚伯多兄弟造像记(书法):【简介】: 亦称《姚文迁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石文像》。北魏太和二十年(496)九月刻。正书。二十三行,行二十八、二十九字不等。140×70cm。两侧有题名。陕西耀县出土,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日本..

元龙墓誌(书法)

元龙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行唐伯元使君墓誌铭》。北魏正始元年(504)十月刻。正书。二十九行,行二十九字。69.2×69.2cm。一九二九年于河南洛阳城东北平乐村北小寨出土。赵万里辑入《汉..

奚智墓誌(书法)

奚智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刻。上圆,形式如小碑。正书。十四行,行十七字。56.5×39.3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城北田沟南岭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存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马庆安造像记(书法)

高洛周七十人造像记(书法)

高洛周七十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涿县当陌村头维那高洛周七十人等造释迦像》。北魏正始元年(504)三月刻。中间爲佛像,文字刻在四周。正书。记十二行,行三至七字不等。左右皆刻题名。河北涿县出土。曾归长白端方..

元继妃石婉墓誌(书法)

元继妃石婉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尙书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誌铭》。北魏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正书。十八行,行二十字。57×59cm。淸宣统元年(1909)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曾归邑人张氏、常熟曾炳章、番禺陈渔春..

法雅与宗那邑等造九级浮图碑(书法)

法雅与宗那邑等造九级浮图碑(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法雅与宗那邑等一千人爲孝文皇帝造九级浮图碑》。北魏正始元年(504)正月立。正书。两截刻。上截文多磨灭,下截半埋土中。民国七年(1918)始出土,文尙完好。上截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