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称《杜迁等二十三人造像》。亦称《惠畅造像》。北魏神龟元年(518)六月刻。正书。四行,行三四字不等。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七寸一分,广一尺六寸”。左右下角各镌一“记”字。旧搨题名第一列“张荣宗”之“荣”字,“木”部不损。
【赏析】:
对于魏碑风格的产生及区别常使我脑中出现这样的疑问:难道说魏碑中的各种风格眞是通过人爲地创造出来的?如果说是人爲的创造,那么爲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相近乃至于相同的风格重叠呢?譬如说《杜迁造像》与《郑文公碑》的接近,箇中奥秘何在?
我认爲在古代人眼中并没有我们现在的书法观念,特别是北魏。他们极少把书法作爲纯粹的艺术品来对待,从而爲区别他人而绞尽脑汁地去造作个性。因而,在北魏时代似乎也不应该存在一个像我们今天书坛这种现象,一俟出现一种受宠的面目,大家便蜂拥而至地摹拟。如同购买抢手货一样充满商业性心理。
应当说北魏时期的书法家创作并不是完全自觉的。那么,这纷沓而至、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格出现又该怎样解释呢?
看过画像石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画像石中有许多相去甚远的格制,并不是出自于个人主观地爲了区别他人风格的创立,而是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集结集体创造的产物。一俟形成某种程式,便从此地流传开来。这种现象,似乎可以解释我们对于那些年代相去甚远却如同出自一人之手的作品风格的疑间。
而《杜迁造像》书作的作者提供给我们一个与郑道昭相去不远的风格,它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对于民间书作的 ,应尽量避免现代人的功利观,以现代人的一厢情愿去理解,要尽可能地在历史还原中把握其眞实创作背景。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可以完全拂去历史的尘埃——事实上这也不可能。
参照《郑文公碑》看《杜迁造像》的特点,那便是它具有还未到成熟的质朴和不受成规制约的眞性在。处在这种阶段中的书法在生命的洋溢上比之精熟作品要强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