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 长篇小说。又称《忠义水浒传》。今多认为施耐庵作。该书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历史依据,广泛概括了宋、元时期人民的反抗斗争,描写了以梁山为根据地的水浒英雄反抗斗争的全过程。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南宋已广泛流传,并成为话本和杂剧的重要题材。南宋“小说”中有许多水浒故事,杂剧中有30多种水浒戏。施耐庵在民间传说、小说、讲史话本和杂剧故事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整理、加工、再创作而成,因此可以说该书是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产物。全书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聚义,后半部分写起义军受招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的结局。作品通过对各位好汉上梁山的过程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时代广大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水浒传》揭示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英雄们的起义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由小山头到大山头,最后汇成一股浩荡的起义大军。作品着力塑造和热情歌颂众多的起义英雄,正面表现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罕见,但他所描写的又是一种不彻底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农民起义。这既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也与南宋农民起义的实际和宋元时期的民族思想有关。《水浒传》故事极富传奇性,起伏跌宕,变化莫测,紧扣读者心弦。除此之外,作者还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该书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其特色是明快、洗练、准确、生动。无论是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语言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成为后世许多小说、戏曲题材的来源。该书版本极为复杂,有“繁本”、“简本”两大类,有100回、110回、120回等多种本子。明末金圣叹将其删节为70回本,是清以后最流行的本子。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