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 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原姓林,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等。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回族。先世几代从事航海、经商,多与异域交往,做过翻译。26岁中举,初任河南辉县教谕,后任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员外郎等职。他反对封建礼教,否定孔孟权威。其思想受王学左派“泰州学派”影响极深,曾以王艮之子王襞为师,晚年受禅宗思想影响,居寺院,为居士。所到之处,与上司多忤,54岁起辞官不做,不久出家,在湖北黄安、麻城等地著书立说。一生屡遭迫害而始终顽强不屈,最后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下狱,被迫在狱中自杀。因其从小受有市民思想的影响,对程朱理学格格不入,逐渐形成他“倔强难化”的叛逆性格。他揭露伪道学的虚伪和丑恶,否定圣贤权威,认为“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他还针对传统的文学思想和拟古文风,提出了“童心说”,这是他文学思想的核心。认为“童心者,真心也”,“天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文章只有真假,而不能以先后古今论优劣。他反对复古派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认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以童心为标准,他充分肯定了小说、戏曲的文学地位,以极大的热情评点《水浒传》、《三国演义》、《琵琶记》、《幽闺记》等。对通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自然之为美”,是李贽文学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即要求情感真实,自然流露,不加伪饰,以情遣文。其诗作不多,但其散文见解大胆、思想深刻、文字泼辣、战斗性强。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温陵集》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