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 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祐二年(1057)举进士,嘉祐六年举制科,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中召入,历判官告院、开封府推官。后因与变法派持论不合,出为杭州通判,历知密、徐、湖三州。以言者摘其诗语为讪谤朝政,贬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元年(1086)起知登州,召为起居舍人,迁至翰林学士,次年兼侍读。于元祐四年(1089)自请出知杭州。历知颍、扬、定等州。绍圣元年(1094)哲宗起用新党,又以为文“讥谤先朝”罪名远贬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后赦还,翌年卒于常州。苏轼关心国运民生,但一生饱经忧患,在新旧党中屡遭打击。其立身处世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任地方官时,勤政爱民,为人称道,卓有政绩。他才华过人,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又富于创造革新精神,是北宋后期文坛领袖。诗、词、散文都有杰出成就,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议论文立论精辟,文笔雄健。记叙、抒情散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如前、后《赤壁赋》,《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等,多融写景、叙事、说理、抒情于一炉,笔墨酣畅,潇洒通脱。他以横溢的艺术天才提高了古文的艺术表现力,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开拓宋诗新境界的一位诗人。重视诗歌讽喻作用,其诗题材广泛,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写景抒怀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还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倡导和促进了宋词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发展变化。他开拓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苏轼的文学创作,标志着宋代文学创作发展的高峰,对后代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他又是我国古代最为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也擅长书法绘画。书法是“宋四家”之首,绘画学文同而自成一家,是宋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著作今传世有诗文集《东坡七集》112卷,有《四部备要》排印本。诗有中华书局新校点本《苏轼诗集》50卷,文有中华书局新校点本《苏轼文集》73卷。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