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正音谱》 : 北曲曲谱。一名《北雅》。明代朱权撰。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
《太和正音谱》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分上下 2卷。内容可分为戏曲理论和史料、北杂剧的曲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式"、"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七个标目,涉及戏曲的体制、流派、制曲方法、杂剧题材分类、古剧角色源流和对元代至明初戏曲作家的评价等,并有杂剧作品目录。在戏曲声乐理论方面,有关于歌唱方法、宫调性质的论述、歌曲源流以及历代歌唱家的片断史料。"词林须知"部分的内容,基本上袭用了燕南芝庵的《唱论》,但有所增补和发挥。
《太和正音谱》第二部分的曲谱,依据北曲12宫调,分类列举每种曲牌的句格谱式。详注四声平仄,标明正衬,每支曲牌还举出元人或明初杂剧、散曲作品为例,共收335支曲牌。
《太和正音谱》现存最早版本有清代长洲汪氏所藏影写洪武间原刻本、清代山阴沈氏藏别本影写洪武间刻本,此外还有明人程明善辑刻《啸余谱》本、崇祯间黛玉轩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所收本子,系根据涵芬楼秘籍所收现存最早的影钞明初洪武间原刻本重新校印,并用明代万历四十七年流云馆刻《啸余谱》本校勘,附有详细校勘记。
《太和正音谱》为古典戏曲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史料,特别是曲谱部分,是现存最古的北杂剧曲谱,后来明清人的曲谱中北曲部分都是以《太和正音谱》为依据的。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