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 清 何绍基 : 行书《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是何绍基的代表作之一。
据说何绍基的执笔采用回腕法,即以五指指尖握笔管,将手心朝向自己的前胸,并用全身之力运笔。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有一种古拙奇崛之气贯穿其间。这篇作品用纯羊毫写成,运笔浑厚凝重,沉涩刚健,给人以入木三分之感。点画劲如屈铁,韧似枯藤,墨色黝然如漆,可谓血浓肉丰,筋健骨老。我们可以感觉到何绍基在创造中无疑是要花大力气的。
何绍基是清代另一位学颜有成的书家。但他又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下至六朝南北碑,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家。“魏底颜面”是他的行草书中最主要的艺术特征。
何绍基曾经很自豪地说自己能写 “一篇字” ,就是说他对自己把握全篇作品那种虚实避让、穿插变化、欹侧照应功夫非常自信。看他书写的这一堂屏,可以充分领略到他的这种功力。四幅作品一气呵成,体势颠恣欹斜,其郁勃雄伟的气势直从颜真卿行草中化出。从容的笔下波澜起伏,似天花乱坠。结体变化莫测,字与字之间凸现出强烈的张力,给人以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其章法散落天成,如星斗满天,摇曳多姿,自有奇趣。
从唐至清,千余年间对颜真卿的书法心摹手追者众多,但是像何绍基这样真正彻底领悟颜书精髓、自出新韵者可谓寥寥无几。何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能把颜字的精华与神韵寓诸笔端,而能出入篆籀,熔炼北碑,自成面目,几臻化境。何绍基说自己临案 “握笔时提起丹田,高著眼光,盘曲纵远,自运神明” 。从这件人书俱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想见他凝神静气,气起丹田,聚周身之力于笔端,悬肘回腕,精力酣足的书写情态。他的情感随着起伏跌宕的笔墨奔涌而出,既不像王文治那样精雕细刻,一唱三叹,又不似傅山那样风狂雨骤,笔墨淋漓地渲泻情感,一吐为快。这种书法创作中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也是何绍基书法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清)何绍基 《行书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
《行书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诗屏》,行书。清何绍基书。单幅纵167.50厘米,横34.80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