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三首 周德清

    《郊行》三首 周德清 :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穿云响一乘山,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一年四季,闲暇之时,骑一头小毛驴,到郊外去踏青寻梅,茅店沽酒,驴背题诗,确实是非常惬意的事。
第一首没有说时间,但曲中提到桃叶渡、杏花村,应该是春季。“茅店小斜挑草稕”,“草稕”是什么东西?从前酒店都有标志,一般是高挑的酒旗,是一块高悬的白布或青布,上面可以写字,也可以不写字,又称为“青旗”“酒幌”“杏帘”等,如杜牧《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辛弃疾《鹧鸪天》“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红楼梦》中元春省亲时黛玉帮宝玉题“杏帘在望”(即后来李纨居住的“稻香村”)诗“杏帘招客饮,再望有山庄”。这种酒招,有时候还会用一些其他东西替代,比如挂一把笤帚。《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也有用草或禾杆捆成一定形状,就是“草稕儿”。元无名氏《盆儿鬼》杂剧第一折:“定下些新鲜的案酒菜儿,挑出这草稕儿去,看甚的人来。”
“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古人写闲暇之行,往往用“骑驴”。骑着一头小毛驴,慢慢行来,别有一番趣味。如果换成高头大马,就不好了。古人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唐郑綮语,一说孟浩然语。见孙光宪《北梦琐言》)。诗人李贺每天骑一匹蹇驴,带一个小奚奴出游,去寻觅诗思,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入一个古锦囊中,晚上回去整理。宋陆游晚年居山阴,也常常骑毛驴到处游玩,他在诗中说自己“驴肩每带药囊行”(《山村经行因施药》)。骑驴出去的另一件事就是沽酒,张可久〔中吕·朝天子〕就有“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语。
第二首写秋日郊行。“山”,即“山轿”,滑竿一类的抬人工具。“穿云响”,大概是形容抬“山”的人吆喝的号子。村醪,即乡村酒店自酿的酒。十里松声,枫林叶舞,荞麦飘香,好一幅大好秋光。
第三首写冬日郊行。“雪意商量酒价”,是说雪天沽酒不易,酒价可能会上涨了。“风光投奔诗家”,构思极巧。不说诗家因风光好而有了诗兴诗思,而是说风光自己跑到诗人家去请求描写。在古人眼中,骑着毛驴,踏雪寻梅,是极为风雅的韵事。据说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常常骑着毛驴,踏着白雪,去寻找梅花。但是冬天毕竟是寒冷的,是光秃秃、白茫茫的,所能听到看到的,也不过是“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而已。结句也极有奇思,用拟人的手法,把冬天的萧瑟,比喻为江山的憔悴,很有新意。

为您推荐

周德清

周德清 : 见《中原音韵》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