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上瀛/文武兼修的著名琴家

    徐上瀛/文武兼修的著名琴家 : 徐上瀛(约1582-1662),明代琴家。别署青山。太仓人。
徐上瀛有一身好武艺,本来是想以此报效国家的,但这一条路最终没有走通。他年轻的时候,两次参加武举考试,都未考中。京师掌管礼乐的陆符来到江南,听了他弹琴后大为惊异,认为远比京师的琴家高明,问他是否愿意去京城。徐上瀛回答说,我是武举出身,有一身好武艺,到京城去正是报效国家的好机会。因次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他还是未能成行。崇祯末年(1644年),他凭着有一身武艺欲参加抗清,但未有结果。
徐上瀛善弹琴,初从娄东著名琴家陈爱桐之子陈星源学习,后又向陈爱桐的入室弟子张渭川学琴。由于他虚心好学,琴艺提高很快。为了不断增进琴艺,他又拜常熟人严澄为师,吸收了严澄的很多长处,得益非浅。后来他与陈星源、严澄、赵应良、陈禹道、弋庄乐等人结成琴川(常熟)琴社,人称“虞山琴派”,其中大多为娄东人。徐上瀛经常与琴友们在一起探讨琴学理论,切磋操琴技艺,并注意广收博采,取长补短。经过他多年的实践和总结,辑成了《大还阁琴谱》一书,共收琴曲三百二十二首,指法详明,谱法自成一体。主张琴曲慢快并重,不可偏废,强调音调节奏须有轻重缓急之致,急而不乱,多而不繁。因而将《雉朝飞》《鸟夜啼》《潞湘水云》等因节奏急促而受到严澄轻视的优秀名曲收入该集。这是继严澄的《松弦馆琴谱》之后虞山琴派的又一重要琴谱。同时,他在严澄提倡的“清、微、淡、远”四字琴学理论的基础上,取诸家之长而别创一格,提出了“和、静、清、远、方、膻、恬、逸、雅、丽、亮、来、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的二十四字要诀,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运指、用力、取音等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丰富和发展了虞山琴风,被虞山琴派奉为准则,对后来的琴学理论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他在表演上也纠正了严澄只求简缓而无繁急的缺陷,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徐上瀛晚年隐居苏州穹窿山,改名撕,号石帆。除著有《大还阁琴谱》外,还著有《溪山琴况》《万峰阁指法笺》等。

为您推荐

冼星海/不朽的《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不朽的《黄河大合唱》 :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

十二律

十二律 : 即十二个具有绝对音高的半音关系的音。在西方音乐中,是用C、#C(bD)、D、#D(bE)、E、F、((#))F(bG)、G、#G(bA)、A、#A(bB)、B来表示的,而中国乐律,则是由黄钟到应钟的十二个律吕表示。今..

魏良辅/被誉为“曲圣”的“昆腔之祖”

魏良辅/被誉为“曲圣”的“昆腔之祖” : 明、清两代,是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明代初年,形成了南曲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昆腔较晚出,开始并未超过其他三大声腔,但后来..

严澄/虞山琴派的创始人

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 每当听到庄严雄壮的《国歌》,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它的曲作者、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聂耳。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内的反动..

珠帘秀/元代的戏剧皇后

珠帘秀/元代的戏剧皇后 : 珠帘秀,元代戏剧女演员。 古时候演员的社会地位很低,尤其是女演员,好多甚至就是青楼歌伎,所以她们的资料留下来的很少。元代有两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一些很有用的资料。一本..

乐律

乐律 : 又称“音律”。音乐的构成,有诸多要素,比如最基本的具有相对音高和绝对音高的乐音;决定这些乐音音高的计算方式,即生律法和决定这些音高关系的律制;具有绝对音高的十二律和相对音高的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