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犀利

[古汉语]犀利:

锋利、锐利。

西汉元帝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犯边,帝下诏召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及右将军冯奉世等入朝商议。奉世愿统率军队征讨。皇帝问用兵之数,奉世说,羌人三万,按通常规律,当加倍,出兵六万。“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羌戎所用兵器不过弓箭、长矛,并不锋利,用四万人马,在一月之内就可以决胜,)丞相、御史不主张多发兵,认为一万人屯守足够了。奉世带领朝廷调拨的一万二千人到陇西,因羌军甚多,不能破敌,上书请求增兵。

元帝增兵六万,奉世大破羌人。(《汉书·冯奉世传》)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①锋利、锐利。茅盾《小巫》:“县里转报到省,强盗就变成了土匪,‘聚众二三百,出没无常,枪械犀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十八:“余静的心像是给犀利的刀子绞割。”《名作欣赏》:“最早把她的撼人心魄的、带有强劲犀利的笔力和刀锋的战斗的版画引进到我们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上来的,是鲁迅先生。”

②喻语言、感觉、眼光等的锐利。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小小说两篇》自读提示:“小小说用最短的篇幅,以最简洁的记叙描写,抓住一个简单事件,突出刻画一两个人物形象,显得短小精悍,活泼犀利。”《名作欣赏):“对名作,用最严厉的尺度,作最苛刻的评审,不放过艺术上的每一瑕疵。这当然不仅需要犀利的艺术见解,还要有一点敢于冒犯名人、权威的勇气。”

为您推荐

[古汉语]唏嘘

[古汉语]唏嘘:也作“欷歔”。 叹息。三国费宾伯,名观,益州太守刘璋之婿,建安十八年投降刘备,后封都亭侯,加振威将军。为人善于结交。李严为人矜持高傲,同辈之人尚不敢与之随便说笑,费宾伯小李严二十余岁,却能同他随便开玩笑。..

[古汉语]席卷

[古汉语]席卷:也作“席捲”。 包罗无余,犹如卷席。战国时,纵横家张仪为秦国实现连横政策去游说楚王:秦国占有天下之一半,地势险阻,勇士百余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屯积如山。“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

[古汉语]戏谑

[古汉语]戏谑:开玩笑。《诗经》的卫诗中,有一首赞美一个很有才华的君子(据宋人朱熹的意见,是赞美卫武公的),卫武公品质好,学同好,极有才华。当时的人们称赞他说:你看河湾头淇水流急,岸边的绿竹层层密密,卫武公文采风流,才学之锤..

[古汉语]遐迩

[古汉语]遐想

[古汉语]遐想:长久的思索或想象。晋人袁宏,有《三国名臣颂》云:“诸葛亮隐居隆中,为的是有朝一日俟机而起,“遐想管乐,远明风流”,(想象着自己像春秋时有抱负、有治国才能的齐国管仲和燕国乐毅一样,伟大、英明、杰出。)以礼治..

[古汉语]下榻

[古汉语]下榻:此词本于“设榻留宿”之义。东汉人陈蕃,年青时举孝廉,做了郎中,后官至太尉。不喜应酬,很少与同僚往来,更不爱招待宾客。在作豫章太守时,曾请老朋友徐穉出来做事,徐穉乃德高望众之人,但不愿做官。陈蕃只好作罢。二..

[古汉语]先河

[古汉语]先河:古代祭祀,先祭黄河。夏、商、周帝王祭祀时,“皆先河而后海”。(总是先祭黄河,然后才祭大海。)因河是中华文化发源之地,而海则是其归宿的地方,重在根本。(《礼记·学记》)后引申为:凡创导在先的人或事。 今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