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诗集。
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前340-前278)撰,汉刘向辑。十六卷。
原名平,以字传。楚王同姓贵族,楚怀王时官左徒。
《史记·屈原列传》称屈原“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而深受怀王信任。“入则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积极施行改革,变法图强,因受到保守势力排斥打击,一放汉北,再放江南。原被发落吟泽畔,最后以死殉国,自投汨罗。作《楚辞》二十五篇传世。向字子政(前77-6),本名更生,汉楚元王后人。
《隋书·地理志·序》曰:“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着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抒其心,自明无罪,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弟子宋玉,痛惜其师,伤而和之。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嘉其文采,拟之而作。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之文人,咸不能逮。
”刘向所集《楚辞》十六卷,不仅是《楚辞》结集之始,也是中国总集之祖。《四库全书总目》云:“集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也。初向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十六篇,是为总集之祖。”今其书已佚,后世自王逸《楚辞章句》中录出为书。
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庚申闵齐伋校双色套印本二卷,又三色套印本二卷,均藏浙江省图书馆。另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戊午绿君亭刊本,藏北京图书馆。
清康熙二十年(1681)刊本,胡介祉校、郭鼎京书白文本,藏上海图书馆。②诗文集。
明郭维贤编撰。七卷。维贤籍里未详,明万历进士。官左都御史等,以忧归,后起户部右侍郎,未至而卒。是集乃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集楚屈原、汉诸葛孔明,宋岳鹏举三公遗文而成。对于编辑目的,作者《自序》谓:“屈原秭归人,孔明南阳人,岳忠武虽起家汤阴,而封鄂王,苗裔迄今在武、黄间。均以楚称。故合为一篇。”全书共十四卷,以《三忠集》名。
其中所收《楚辞》七卷取朱熹集注,而诸葛及岳飞文章及行状,俱无可证核。
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存目·三忠集提要》曰:“维贤一代名臣,是编?则未为精善,盖时书帕本也。”可见其价值不大。
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本,现存日本内阁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