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辑评。
明贺贻孙(1606-?)撰。不分卷。贻孙字子翼,永新(今属江西)人。少时聪敏过人而有神童之誉,无意仕进,潜心向学。
辞官不就,避之深山,安贫乐道。着述甚丰:有《激书》、《易触》、《诗触》、《诗筏》、《掌录》、《水田居诗文集》等。
筏者,走出迷津之舟也,以筏名书,见其自信之意。贺氏认为,《诗经》与《楚辞》在中国文学发展中都有开源之功:“屈宋与汉唐诗人相去不远。”(《小序》)因此重以文学的角度评判《楚辞》。
正文不分卷,共评解《楚辞》作品二十六篇,以讲评方式着重于作品大义、结构及写作特点等方面的总结。其中《离骚》共十评;《九歌》有“总评”、篇评和“后评”共十四则;《九章》有“总评”和各“篇评”共十一则;《九辩》有“总评”及各辩“分评”共十一则;《大招》与《招魂》合为四则,篇末有全书“总评”一则。贺氏还强调《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特别论述《楚辞》在体裁、意境、风格等方面给予后代作家作品的规范作用,使人看到《楚辞》正是联系“三百篇”及汉魏以降诗歌繁荣的过渡作用。
有《水田居丛书》本,道光二十六年(1846)敕书楼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