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亚·阿勃拉莫夫 普里亚斯林一家(1958 —19
作者简介 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勃拉莫夫(1920 —1983 ),
苏联俄罗斯作家,文艺评论家。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理事。1920 年生于
阿尔汉格尔斯克省的一个农村里。 1938 年中学毕业后进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
学习。卫国战争初期参加了列宁格勒近郊的战役。1941 年两次负伤,1942
年重返部队,1943 至1945 年在后方部队工作。曾获“卫国战争二级勋章”。
1945 年参加苏共。战后进大学继续学习,1948 年毕业干列宁格勒大学语文
系,并进研究班,专门研究肖洛霍夫的创作。随后一宜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
1956 至1960 年任苏联文学教研室负责人。1960 年起专职从事文学工作,多
次当选为苏联作协列宁格勒作家协会理事。1949 年起开始发表文艺评论文
章,研究和评论苏联文学中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他的论文《战后散文中集
体衣主的人们》 (1954 年) 曾引起广泛注意。 1958 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 《兄
弟姐妹》这是四部曲《普里亚斯林一家》的第一部,后面三部是:《两冬三
夏》(1968 )《十字路口》(1973 )和《房子》(1978 )。他还写有:《没
有父亲的人们》(1961 年)、剧本《上帝只有一个》(1962 年)、短篇小说
《秋季的一天》 (1961 )、 《最后一次狩猎》 (1962 年)、 《绕来绕去》 (1963
年)、 《夭鹅飞去了》 (1965 年)、 《木马》 (1969 年)、 《佩拉格娅》 (1969
年)、《阿利卡》(1971 年)等。阿勃拉莫大的创作真实,许多情节都是他
白己的亲身经历,他认为,对生活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创乍的第一基础。
肉容概要卫国战争爆发了,苏联北方别卡什诺村“新生活”集体农庄的
男人们全都上了前线,剩下的尽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他们既要挑下全部农
业劳动的担子,又要伐木,供应前线木料。14 岁的米哈伊尔·普里亚斯林成
了农庄的主要劳动力。在那血与火的岁月里,他们忍饥挨饿,辛勤劳动。大
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熬到战争结束,让生活好起来。农庄主席安菲莎也总
是安慰姐妹们,“忍耐忍耐吧,再忍耐一下吧,好日子会来到我们村里的,
会来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安菲莎立即发现庄员们的心里急切地盼望着过
自己想过的生活。然而,区委书记对她说:“对有些人来说,战争结束了,
可对我们北方人来说,战争还刚刚开始”,因为战争第一年上级下达的伐木
任务超过了整个战争时期。而上级在要木材的同时却从不关心农庄的农活和
庄员的生活。安菲莎终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撤职。斩主席名叫别尔申。他一
心抓运输木材的任务,把种子部用来喂马,下种时没有种子,愤怒的庄员向
上级告他的状。结果区里来人宣布:给予别尔申警告处分,但同时又宣布给
别尔申1500 卢布的奖金,因为他出色地完成了木材的外运任务。秋天是收获
的季节,但对“新生活”的庄员来说却又是难熬的季节,因为交税的日子到
了,除了现金外,还要交实物税:谷物、土豆、肉、蛋、皮毛……交不出实
物就得用钱去买了交。一个叫伊万的庄员因交不了税被查抄家产。农民们宰
辛苦苦干了一年,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肚子也填不饱。农庄主席又换
了人,新来的叫鲁卡申。农民们希望新主席能改变一下他们的生活,鲁卡申
也一心想搞好农业生产,但是伐木的任务繁重,连区委机关都关起门来参加
“伐木月运动”了。农庄只得把全部人,马开进森林。“伐木月”过后推销
公债的任务又向鲁卡申医来,庄员得到消息后躲的躲,藏的藏,鲁卡申只得
与区里来的特派员挨家挨户上门找人认购。党员伊里亚被特派员逼着买了
1200 卢布的公债,而残废军人彼得则要求用三个月的劳动日抵买公债来向特派员故意寻衅。又一个收获季节到了,各色各样的征购特派员来到了别卡什
诺村。他们拿着上司的指令要粮、要肉、要奶……幸亏老天爷帮忙,今年庄
稼长得好。鲁卡申估计计划能完成,庄员的生活也过得去。谁知区里来人宣
布:由于去年南方大旱,今年征粮任务增加百分之二百十五。正在热火朝天
收割脱粒的庄员一下子围住了鲁卡申,责问道:我们怎么办?又要挨饿?大
家扔下农活跑到树林里去采野果了。人们期望着战后生活能够改善,想不到
却越来越艰难。伊里亚的女儿患了肺结核,由于无钱医治,眼看她离开人世。
后来妻子玛丽娅又郁郁死去。米哈伊尔·普里亚斯林很同情伊里亚。他感到
困惑的是伊里亚不是懒汉、酒鬼,而是农庄里最勤劳的人,他干起活来谁也
比不上他。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庄稼汉却难于度日。不过米哈伊尔自己的
遭遇也并不比伊里亚好。战时他还是个少年,可是他和母亲还能养一头牛。
战后牛死了,而他也已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连妹妹也已成人,一家三口
却买不起一头牛。妹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惜以一头母牛的身价嫁了出去。
米哈伊尔最不喜欢秋天,因为一到秋天他就要考虑往哪儿躲,怎样活下去。
他不明白,他这个20 岁的小伙子为什么不能展翅高飞?“新生活”农庄的田
地一块块地荒芜,连沙皇时代开垦的土地也都荒废了。可是在战争年代,老
弱妇孺连一小块土地都种上庄稼。原因很简单,吃饱了肚子才能干活。鲁卡
申说,过去连富农也懂得要让雇工吃饱了再干活,区委书记也承认,喂饱人
是一切任务的任务。别卡什诺村在两年前就动工建造新牛棚,可是后来大伙
儿却毫无兴趣,因为养牛没有好处,例如一公升午奶成本要两个半卢布,而
国家收购只给11 个戈比。为了牛在冬季免遭大批死亡,鲁卡申劝大伙儿赶快
把牛棚建起来,并批给每个木匠15 公斤稞麦。谁知这位好心的农庄主席却遭
到飞来横祸。由于他违犯了征购期间不准动用粮食的规定而被逮捕法办。区
委书记为了减轻鲁卡申的罪责,声称是他指使农庄主席动用粮食,从而彼撤
销处分。但是,尽管生活窘困,米哈伊尔还是感到一种主人公责任感。后来
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新生后”集体农庄变成了国营农场分场,然而生
产情况并不令人鼓舞,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计划完不成,国家每年要补
贴250 万卢布,而分场主任达鲍尔斯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许多职工则忙
着为自己盖房子,一些青年人不愿回忆往日的艰难岁月,常常把公物往家里
拿。米哈伊尔。普里亚斯林对现状深感不满,与达鲍尔斯基进行了不懈的斗
争。后来达鲍尔斯基谎很产量被揭发,上级听取米哈伊尔等人的意见后,将
其撤职,井派年轻能干的维克多接任。米哈伊尔庆贺斗争的胜利,而维克多
开始对农场进行整顿。
作品鉴赏 1953 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苏联文学开始“解冻”,一批“积
极干预生活”,揭露苏联社会中各种矛盾与冲突,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相继
问世,以奥维奇全为代表创作的农村题材作品异军突起,在苏联文学中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以特写的手法暴露斯大林时期农业政
策、干部作风和农业生产中的种种弊端,例如强迫命令、瞎指挥、谎报产量
以及苛刻的税收,低价征购农副产品,把农民辛勤劳动的大部分果实收购去,
而庄稼人自己则食不果腹,生活困苦。阿勃拉莫夫继承了“奥维奇主流派的
传统”,在《普里亚斯林一家》中,通过“新生活”集体农庄的变迁,一方
面揭露了农村生活中的阴暗面:迫在眉睫的衣活和农民的生活,强迫农民大
量伐木;一到秋收季节则既要征税又要农民认购公债;既要征收实物税又要
征购农副产品,弄得农民苦不堪言,也使农业生产力日见萎缩。另一方面,作品又歌颂了普通劳动者坚韧不拔的劳动和斗争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男人们上了前线,老人、妇女、孩子饿着肚子挑起了伐木和衣活两副担子。
战争结束了,但“对北方人来说,战争还刚开始。”因为国家要木材,战后
第一年的伐木任务超过了整个战争时期。人们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伐木和运
输任务,还干了应干的农活。与此同时,他们又以毫不妥协的精神与官僚主
义和种种不良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作者自己也说:“我看到了很多人间
的痛楚和灾难,但我见得更多的还是人的勇敢、坚韧以及俄罗斯的豁达的胸
怀。正是基于我亲眼看到和亲身体验过的这一切,后来才产生了我的第一部
小说《兄弟姐妹》,随后又产生了它的续篇《两冬三夏》。”苏联评论界对
这部作品评价较高,认为小说“艺术地、客观地再现历史的真实”、“勇敢
地指出了农村的迫切问题的症结。”作品的许多章节“洋溢着集体农庄劳动
的诗情画意,艺术地展示了劳动人民精神的美和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赵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