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朗,J. :
生于尼姆一个新教家庭,卒于巴黎。父亲是哲学教师和尼姆市图书馆馆长。波朗于1904年获得巴黎索邦大学哲学和文学学士学位。1907年赴法国殖民地马达加斯加教授法语和拉丁语,并学习当地语言,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1911年回国后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马达加斯加语,次年出版了一部马达加斯加民间谚语与诗歌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征入伍,不久负伤退伍,这段经历促使他创作了《执着的战士》(1917)。一战后他结识了P.艾吕雅和A.布勒东,为超现实主义的《文学》杂志撰稿。1920年成为《新法兰西评论》主编J.里韦尔的秘书,继而在1925~1940年担任杂志主编。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使《新法兰西评论》成为法国一代文人的精神家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人合作创办杂志《抵抗》和《法兰西文学》,并协助成立了午夜出版社,因而被德国人关进监狱,后被友人营救。二战后他于1946年创办了《七星文刊》,参加了J.-P.萨特领导的《现代》杂志编辑工作。在战后法国文学界的政治清算运动中,波朗为与德国有牵连的作家争取出版权利,并于1947年出版了因反犹思想遭到排挤的L.-F.塞利纳的作品。1953年重新主编《新法兰西评论》。
波朗本人写过一些叙事作品和艺术评论,但尤其以语言文学方面的评论最为著名,如《塔布之花——文学中的恐怖》《诗歌明天再见》《各类批评小序》等。他还有与许多作家的通信,但只有少数得以出版。他的作品全集的前3部已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1年由加里玛出版社出版。
波朗因正直勇敢、敏锐诙谐而赢得作家们的尊敬。他曾任加里玛出版社文学部主任40年,获得法国二级荣誉勋位、一战十字勋章和抵抗运动勋章,196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波朗在法兰西学士院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