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萨,H.G.

    波萨,H.G. :

生于北部的牧师家庭。在瑞典人聚居的厄斯特布登上学,因而对芬兰文和瑞典文都十分精通。1760年毕业于土尔库学院,一直在学院工作,从图书馆员升任至教授。

波萨用瑞典文和拉丁文创作的诗歌颂扬了芬兰的自然风光和英雄人物,语言流畅,音乐感强。

波萨雕像经过对芬兰语言文字多年的研究,波萨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并被后世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他在多篇论文中以大量的历史材料论证了芬兰语归属于芬兰-乌戈尔语系。他还精通匈牙利语,因而确定了芬兰语和匈牙利语的近亲关系。他的这一论点大胆地推翻了芬兰学术界以前盛行的芬兰语归属于古希腊语系的定论,也否定了芬兰语和希伯来语的渊源关系的论证。波萨以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在芬兰民族文化中树立了典范。波萨在晚年编写了芬兰语词典,可惜未能完成。

波萨撰写了历史著作《芬兰主教编年史》(1784~1800),这是一部立论严谨的中世纪历史教科书,不仅反映了芬兰中世纪的全貌,而且批判了前人对芬兰古代史研究中的不讲科学、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点。他否定了前人对芬兰民族起源的一些不实之词,包括芬兰人是挪亚的孙子、雅弗的小儿子玛各的后裔的说法,并且不避讳芬兰族与匈奴族的血源渊源。正因为他以这样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历史学上拨乱反正,奠定了芬兰历史学的坚实基础,批判了随心所欲的唯心史观,所以被后人誉为“芬兰历史之父”。

他在芬兰民族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著成了文学理论著作《论芬兰诗歌》(1776~1778),这是他长期搜集、研究芬兰民间诗歌的重大成果,也是芬兰的第一本文学理论专著。书中论述了芬兰民间诗歌的形式、内容和艺术特色,指明了研究芬兰民间诗歌的正确道路,芬兰民族史诗巨著《卡勒瓦拉》就是遵循了他的理论编成的。

波萨是芬兰启蒙运动的旗帜,他主持成立了芬兰第一个文学组织朝霞社(1770~1780),创办了芬兰第一份瑞典文报纸(1771~1778)和第一份芬兰文报纸(1775~1776)。这两份报纸都是宣传启蒙思想和观点的。朝霞社坚持10年之久,不仅促进了芬兰民族文学的发展,并且造就了一批很有名气的诗人作家,这在当时的北欧国家中是较为罕见的。

波萨是芬兰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民族文学的主帅,后世把他生前的时期称为波萨时期。

为您推荐

《药河》

《药河》 : 小说的主人公韦尔是一个混血儿,兼有白人和印第安黑脚族血统。他出生在加拿大西部印第安保留地一个名为药河的小镇,由母亲一人带大。后来他到现代化大都市多伦多做了一名摄影师,不知不觉中受..

《孩子间的仁爱》

《孩子间的仁爱》 : 故事讲述了亨得森家族祖孙三代的悲剧。叙述者莱尔的祖父被诬陷为纵火犯,冤死牢中。父亲悉尼年少时误以为自己失手杀死了伙伴康尼,于是对上帝发誓,只要康尼可以不死,他就一辈子不再与..

迪贝,M.

迪贝,M. : 生于蒙特利尔,卒于蒙特利尔。20岁开始写作,早期剧作《在墙的那一边》获1952年加拿大戏剧节最佳戏剧奖,1953年易名为《贫民区》上演,引起普遍重视。它描写一伙无业青年结伴去美国贩运香烟,被海关..

鲁瓦,G.

《妈,爸,我和白人女孩同居了》

《妈,爸,我和白人女孩同居了》 : 这是一出轻喜剧,通过跨族婚恋,揭示了华人与主流社会的隔阂,表现了年轻华裔移民在文化身份方面的失落感。在这部剧作中,陈泽桓设定了一个华裔家庭作为背景,主人公马克是居住..

《车站街下的黑夜》

《车站街下的黑夜》 : 理查兹“米拉米希”系列小说之一。小说主人公乔因嗜酒成性而变得穷困潦倒,受到家人、朋友和邻居的鄙视。于是,他决心戒酒,重新做人。然而,当他费尽心力戒酒之后,仍未赢得别人的赞许..

莫厄特,F.

莫厄特,F. : 生于安大略省贝尔维尔,卒于安大略省科堡。莫厄特自幼家中饲养了喜鹊、北美地鼠和猫头鹰等许多宠物,因此从小就与动物结下深厚的感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厄特参加了解放西西里的战斗和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