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伊尔斯基,C. :
生于斯德哥尔摩一贵族家庭。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少年时代就开始写作。18岁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参加文学社团“未名社”,是其中最积极和富于诗才的成员。在1863年波兰反对俄国压迫的民族大起义和1864年丹麦遭到普鲁士进攻期间,他发表了不少支持波兰和丹麦的热情洋溢的诗歌。1864年他到南欧旅行,在罗马认识了H.易卜生,从此两人成为终身挚友。《意大利风貌》(1865)是他青年时期的重要作品,诗中着重歌颂靠自己的五官所感觉到的意大利现实世界,作品充满欢乐感,节奏活泼。
斯诺伊尔斯基25岁时进入外交界,由于不幸的婚姻和礼仪繁琐的社交活动,他的创作不多,作品基调也一改青年时期的热情奔放而变得含蓄、忧伤,有时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要求自由、完美和不愿受束缚的心情。在外交部工作了13年后,他离开外交界,侨居国外。此后他的创作进入旺盛时期,发表了一系列以瑞典历史题材为背景的诗作,后收集在诗集《瑞典风貌》(1886)中。
丹麦文艺评论家G.勃朗兑斯认为他不应该侧重写作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应该跟上瑞典当代生活的步伐,而不是去回忆历史。斯诺伊尔斯基还受到易卜生的《群鬼》(1881)和瑞典作家A.斯特林堡《红房间》(1879)的影响,开始创作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诗歌。收在《诗,第三个集子》(1883)的诗作中,《佣人兄弟》呼吁上层阶级理解他们的佣人;《阿芙洛狄忒与磨刀工》忠告那些漠视人的价值的人应减轻奴隶的负担,否则有一天奴隶们会起来摧毁主人;《瓷厂》则表达了他想成为大众诗人的愿望。
1891年他返回瑞典,担任斯德哥尔摩皇家图书馆馆长,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