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P.K. :
生于英国多赛特郡,卒于维多利亚。佩奇出生时,父亲作为军人正在英国执行任务。1919年全家回到加拿大,先后在卡尔加里、温尼伯、圣约翰等地居住。佩奇从1935年开始工作,为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节目撰稿,编写儿童剧,还在百货商店的书籍柜台做过销售员。20世纪30年代后期,她加入加拿大作家协会。1941年,佩奇在蒙特利尔结识了P.安德森等一批作家,并共同创立了新杂志《预演》。1944年移居维多利亚后担任《北方评论》的地区主编。1946年开始为加拿大电影局编写剧本。1953年,佩奇随外交官丈夫先后旅居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1964年,两人回到加拿大,定居维多利亚。
佩奇的父母都喜爱诗歌,并时常在家中朗读。在此氛围熏陶下,佩奇从十几岁即开始尝试写作。她的早期诗作在《当代诗歌》《预演》《第一声明》等期刊上都有发表。1944年,她21岁时所写的小说《太阳和月亮》得以出版。同年,她与诗人R.汉波顿、J.莱弗德、L.杜德克、R.苏斯特一起合出了诗集《五人单元》。佩奇的第一本个人诗集《如同十,如同二十》于1946年出版。她在澳大利亚期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金属与花朵》(1954),并获得总督奖。1957年,她跟随丈夫前往巴西,那里的异国风光使她迷上了绘画。在巴西和墨西哥旅居期间,佩奇创作了很多画作,并举办过数次展览。回到加拿大之后,她继续写作诗歌,出版了诗集《呼叫阿勒山!新诗及精选》(1967)、《帕特里霞·凯·佩奇:新诗及精选》(1974)。1976~1979年,她在加拿大委员会艺术顾问团中任职。1977年,荣获加拿大勋章。
70年代开始,佩奇对中东苏非诗人的兴趣日益增长,新诗集《灰蝇的夜舞》(1981)体现了她对于个体经历的关注,并在诗中表达出强烈的情感。《玻璃空气》(1985)收录了佩奇历年诗作的精选,还包括两篇散文和一些画作。日记选集《巴西日记》(1987)记录了佩奇在巴西的见闻和感想,并收入多幅她绘制的水彩画,展现了她写作和绘画的双重才华。1988年,《巴西日记》荣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休伯特·埃文斯非虚构类图书奖。她的小说《地球》(2002)被誉为加拿大最重要的50部小说之一。2006年,佩奇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成员。
佩奇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探索了人类个体在精神上的追寻。而佩奇对于“不可见性”的偏爱,则给她的作品带来了魔幻般的色彩。诗作中丰富的感官意象有效地把神秘和凡俗相结合,使得神秘成为感官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炫目的意象有时会遮蔽真相,但她认为感官体验仍然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是一生精神追寻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