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斯特,C. :
生于金斯顿,卒于金斯顿。2岁时丧父,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15岁就去码头挣钱糊口,还在当地的《不列颠辉格报》兼职,当过记账员和校对员。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诗歌和散文,向《文学花环》等期刊投稿。1849年起,他在不同的报刊任编辑,还任过《新闻日报》的记者。1868年他去了渥太华,在邮政部任职18年。1886年他因病告老还乡回到金斯顿,直至去世。
桑斯特的诗集《圣劳伦斯河和萨格奈河》(1856)和《赫斯佩鲁斯及其他诗歌》(1860)为诗人带来极高声誉。然而,此后直到诗人去世,由于经济、健康等原因,除了极少几首应景之作外,他再未发表过任何有分量的诗作。其间诗人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对生活以及诗歌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告老还乡后,他对多年前已发表的两部诗集《圣劳伦斯河和萨格奈河》和《赫斯佩鲁斯及其他诗歌》作了很大的改动和修订,并完成了两部新的诗集《诺兰回音与其他诗歌》和《天使客与其他诗歌》。但直到80多年后的1976年和1977年,桑斯特的两部新诗集才得以出版,而修改后的《圣劳伦斯河和萨格奈河》直到诗人辞世100年以后的1984年才问世。
桑斯特被称为“第一位真正把眼光投向加拿大风光和加拿大本土的诗人”,他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用自己浪漫而敏锐的眼光观察加拿大的自然风光和人,通过歌颂大自然来抒发爱国之情。桑斯特与许多早期的加拿大英语诗人一样,既摆脱不了英国诗歌传统的影响,又想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谱写新的诗篇。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传统诗歌的形式,又是新的诗歌风格的开创者。特别是桑斯特对圣劳伦斯河风光的描述,开启了真正的加拿大英语诗歌之门。
桑斯特最重要的诗歌成就体现在他第一部诗集《圣劳伦斯河和萨格奈河》中。描写诗人从安大略湖畔的金斯顿出发,沿圣劳伦斯河顺流而下,经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城到达萨格奈河的历程。沿途两岸的优美景色尽收眼底,大自然的美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顺流而下的航程似乎象征了人们离开世俗社会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历程。《圣劳伦斯河和萨格奈河》一方面是对一次水上观光之旅的详细描述,同时又是“对上帝所启示的真理的一次探寻”。因为在桑斯特的心目中,大自然处处显现出上帝的神性,大自然之所以如此壮丽,都是上帝的恩泽,也是上帝的体现。他让诗中的第一人称叙说者将一场狂烈的暴风雨看作是神的威力的体现,是以极度的欢乐充满他原本超负荷大脑的一次升华体验。早年对《圣经》的反复诵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使其诗句中充斥着基督教术语,诗风带有较强的宗教倾向和《圣经》的风格。
桑斯特的前两部诗集中包含了一些特别优秀的诗篇,如《奥瑞利亚丛林十四行诗选》对加拿大丛林景色的描写富有沉静神秘的魅力,《急流》描写了加拿大山区湍急的流水、拓荒者涉水的危险,《加拿大雪橇之歌》刻画了冬天雪橇发出的悦耳铃声,而《布洛克》则书写1812年美加边境武装冲突中壮烈牺牲的英军少将兼上加拿大行政长官布洛克爵士,颂扬他为保卫国土而献身的英雄精神,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部诗集《诺兰回音与其他诗歌》内容丰富,包括描写加拿大自然风光、关于加拿大历史的诗歌,爱国诗歌,哀悼亲友之死的挽诗和爱情诗等。这些诗歌风格各异,从冥思默想到戏剧性“行动”,以精神信仰为基调。第四部诗集《天使客与其他诗歌》中有不少较长的叙事诗。主题多样,包括探讨诗人之任务、叹生命无常、人世沧桑的诗歌,赞美大海的抒情诗,道德与宗教主题的诗歌等,比重较大的是赞美友谊与爱情的抒情诗。着意对外部冲突的表述,即人与世界的矛盾,一个是物欲横流、自私自利,因而常常滋生敌意的世界,一个是生活其间却试图与自我及他人和谐相处的人。这是产生外部冲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