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特,R. :
生于安大略省康博,游泳时不幸溺亡于安大略省圣克莱尔湖。尼斯特是德国移民后裔,曾在多伦多大学读书,但几个月后因病辍学。在父亲的农场养病期间,他边干活边阅读了不少世界名著。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和诗歌,并得以在国内外的期刊上发表。他受美国期刊《中原》邀请,担任他们的助理编辑,同时在美国大学进修,并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和评论文章。1924年他回到加拿大,尝试创作长篇小说和戏剧。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风靡英美诗坛的新诗运动影响到加拿大。年轻诗人们对现代派诗歌,尤其是意象派诗歌的语言和技巧很感兴趣,认为简练、明确和浓缩的意象很适合表达加拿大的生活。但他们不赞成T.S.艾略特和E.庞德等人的观点,觉得加拿大并非“荒原”,而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轻国家。他们接受意象派的诗歌理论,摈弃传统的音韵格律,采用自由诗体,常被称为自由诗派。尼斯特就是自由诗派诗人之一。
尼斯特主张,加拿大作家不应满足于模仿欧美作家,应敢于创新,写出具有加拿大特色的作品来。他的诗歌清新质朴,善用意象。小说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善以细节描写烘托气氛。对他熟悉的乡村生活更是描写得惟妙惟肖,真实生动。尼斯特的作品虽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主,却也不乏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深邃含蓄之感。
由于他英年早逝,许多作品是他去世很多年以后由亲友整理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我心中的星》(1928)、《白水仙》(1929)、《尼斯特短篇小说选》(1972)、《 尼斯特:诗歌、短篇小说及论文集》(1975)、《春之始:短篇小说及散文集》(1976)、《可酿酒的落果:尼斯特诗选》(19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