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富瓦,Y. :
生于图尔,卒于巴黎。博纳富瓦1941年通过数学和哲学会考,进入普瓦捷大学攻读数学、历史和哲学。1943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经常接触超现实主义作家,后于1947年与之分道扬镳。他的第一部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1953),运用包含大量隐喻的自由体诗的形式,从俄尔甫斯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生的真实定义,是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第二部诗集《昨日大漠一片》(1958)反映了某种意识下的“神意裁判”,诗集的象征形象是墓前下跪祈祷女性的雕塑,她在黑暗之中耐心地寻找零起点的意义。第三部诗集《刻字的石头》(1965)分为《夜夏》《刻字的石头》《火光在前》和《焦虑与欲望的对话》4个部分。创作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笔调变得清晰明快,诗人先前的孤独感已经消散。通过内省的反思,人们不仅在外部现实中战胜了死亡,发现了那些“刻字的石头”,而且在意识上已经完全将伤感遗忘。他的重要诗集还有《腹地》(1972)、《在门槛的圈套里》(1975)、《弯曲的木板》(2001)等。
博纳富瓦自1954年开始从事艺术史和文学理论研究,著有《不大可能》(1959)、《论兰波》(1961)、《红云》(1977)、《语言的真实性》(1988)、《贾科梅蒂:一部作品的传记》(1991)、《戏剧与诗歌:莎士比亚与叶芝》(1998)、《不可完成——诗歌访谈录》(2010)等评论集,注重阐述诗人或艺术家如何处理艺术创作与生命存在的关系。他是一个本体论评论家,以伦理观为出发点来进行本体论的思考。一切艺术形式的首要任务在于关注他那一个“特殊”的生命存在,创作形式为目的服务,作者要在自己确定的范围内抓住或证明生命的意义。他不是以哲学家的方式来论证他的观点,而是以某个作家或画家作为他本体论思考的载体。
博纳富瓦翻译了W.莎士比亚、W.B.叶芝和J.济慈的大量作品,并强调翻译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还获得了2007年度弗朗茨·卡夫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