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苏联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由作者根据1929年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修订而成。中译本由白春仁、顾亚铃翻译,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
此书全面深入地研究了19世纪俄国作家F.M.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艺术。巴赫金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复调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艺术任务。与传统的“独白化”小说不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与意识”,即“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与“客体化的”传统主人公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与作者处于平等的交流之中,具有充分的独立性和完整的自我意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被当作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里专门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是如何得以展现的。指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主人公的形象不可能离开思想的形象,读者在思想中并通过思想看到主人公,又在主人公身上通过主人公看到思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思想并非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物,而是“超个人超主观的”“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交际”,是不同意识、不同声音间演出的生动事件。巴赫金指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构形的思想体系”中没有“单个思想间的统一体系”的观念,而这是任何思想体系都视为其基础的因素。因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完整的具体思想被作为一个个单位吸收进作品,它们的结合并不构成指物述事的统一体系,“而是构成由人们的意向和声音参与其中的事件”。
在书中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体裁、结构的论述中,巴赫金提出了他在《现实主义历史上的拉伯雷》学位论文中详尽展开的“狂欢化”理论。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在体裁、结构方面继承、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梅尼普体”。这种体裁主要是以古代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广泛的平等对话精神为基础的,在狂欢节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积极的参与者,因而异质的难以相容的因素得以结合在一起。这种“狂欢化”消除了文学体裁的封闭性。同时又利用种种幻想、危机和冲突使故事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对话精神在这种“狂欢”状态中从结构上转换为一种“大型对话”,形成故事线索、人物组合原则的“对位”。“狂欢化”理论与“复调小说”理论同是巴赫金对当代诗学的重大贡献,也是此书着重提出的理论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