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勒·伊德里斯 :
出生于贝鲁特,1949年于法国索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法期间,深受西方思想,尤其是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回国后,1953年创办《文学》月刊,1956年创办文学出版社,这一月刊和出版社在阿拉伯知识界和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是黎巴嫩作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多次被选为作协秘书长。还在多所大学和学院教授阿拉伯语、文学批评和翻译。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拉丁区》(1953)、《深沟》(1958)、《我们燃烧的手指》(1963)等,短篇小说《思念》(1947)、《火与雪》(1948)、《她们都是女人》(1949)、《苦涩的眼泪》(1956)、《怜悯我吧,大马士革》(1965)、《旷野》(1977)等。还创作了一系列散文、剧本和文学评论,翻译了20多部小说、短篇小说集、戏剧,尤其热爱译介法国存在主义作家的作品,如J.-P.萨特、S.de波伏娃、A.加缪等。其翻译出版的一系列法国存在主义作品在阿拉伯知识分子界引起很大反响。此外,还与人合编一部法阿词典。
《拉丁区》《深沟》《我们燃烧的手指》三部作品被认为是具有自传性质的三部曲。《拉丁区》以一个东方青年留学法国在拉丁区生活的经历和爱情纠葛,说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撞击,揭示出它们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等诸方面问题理解的异同、矛盾;《深沟》描写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们燃烧的手指》描述了他获取博士学位归国后,如何创办《文学》月刊,使其成为阿拉伯进步作家的讲坛,探讨政治、思想、民族、婚姻、爱情、性等各方面的主题。
伊德里斯是当代黎巴嫩影响较大的作家。《拉丁区》被视作阿拉伯文坛中探讨东西方文明关系的重要作品,入选20世纪105部最佳阿拉伯中长篇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