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问题 :
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加拿大魁北克省自18世纪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时期以来,便始终存在着法裔居民和英裔居民之间的纷争与矛盾,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重点问题。
1763年,英国和法国殖民者结束了七年的战争,确定了北美殖民地的归属问题。该年签署的《巴黎和约》将整个新法兰西地区都划归了英国,标志着加拿大法语文学第一个阶段——法国殖民地时期的结束。失去原宗主国保护的法国移民通过法语文学维系着自己的传统和信仰,保护受到英语文化威胁的法兰西语言和文化。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的自治领,成立联邦政府,魁北克作为四省之一参加联邦政府。
为了缓解北美殖民地不同居民在语言、宗教、政体结构等方面的冲突,英国殖民者与加拿大法裔居民经过谈判制订了1774年的《魁北克法案》,批准了在魁北克境内保护法语和民法的特别措施,从而使加拿大的治理体系中出现了宽容的原则,而法裔居民也获得了合法的空间来存续自己的语言和文学。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大批保皇党人逃入加拿大,这些讲英语的移民对加拿大法裔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客观上增强了英语文化群体的势力。加拿大的英国殖民统治当局从美国独立战争中吸取了教训,决定对不同文化群体分而治之。1791年的宪法法案以渥太华河为界,将魁北克分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两个省,分别讲英语和法语。蒙特利尔成为下加拿大的首府,而魁北克城则成为了经济贸易的中心。1798年的法国大革命以及后来的拿破仑专政割断了法裔加拿大人与法国之间的旧有纽带。在1812~1814年的美加战争中,法裔加拿大人表现出对“第三种选择”的青睐,即摆脱欧洲和美国的控制,坚持形成和巩固加拿大法语文化本身的势力。随着加拿大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终于导致了1837年上、下加拿大的反英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寡头统治集团,迫使英国政府重新考虑其殖民统治政策,为英裔、法裔之间的政治联合奠定了基础。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魁北克经历了彰显民族主义的“魁北克运动”、工业化、城市化、“平静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使传统的天主教势力日渐薄弱,法裔居民与英裔居民之间的矛盾在缓和与激化之间起伏,而且有了新的表现形式。60~70年代特鲁多总理执政时,作为魁北克出身的法裔政治家,他就为缓和日趋激烈的“魁北克独立”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969年制订并通过了“官方语言法”,规定法语和英语同为加拿大的官方语言;1971年又提出“多元文化”政策,1982年正式写入《加拿大宪法》。然而,魁北克问题并未解决,魁北克省已就“是否要独立”举行过3次全民公决:1980年60%的投票者反对“魁独”;1992年反对“魁独”的投票者下降到57%;1995年,反对“魁独”者则以50.6%比49.4的微弱多数险胜。另外,双语制虽然提高了魁北克和法语的地位,却招致了其他省份和社群的不满和抗议。魁北克后来获得的“独特社会”待遇激起土著居民的自治要求,也导致一些极端主义团体的激进主张高度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