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R.

    戴维斯,R. :

生于安大略省泰晤士维尔,卒于奥林治维尔。先后在多伦多大学、金斯顿女王大学和牛津大学就读,1938年获学士学位。在伦敦当过演员、导演和戏剧教员。1940年结婚后回国,任《星期六评论》和《观察家》的主编和专栏作家。1960年起转向戏剧创作,同时在多伦多大学等高校任教,教授文学与戏剧,1981年退休。1953~1971年任“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亚戏剧节”组委会成员。他著有数十种戏剧和长篇小说、大量评论文章、短篇小说、演讲稿等。所获奖励和荣誉有加拿大勋章、李科克奖、洛恩·皮尔斯勋章、加拿大总督奖、莫尔森奖等。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美国文学学术研究员荣誉会员等,并获牛津大学、威尔斯大学和多所加拿大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戴维斯不仅著有戏剧专论和教材,如专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男演员》(1939)、《年轻演员演好莎士比亚戏剧初级教程》(1942),还创作了大量舞台与影视剧本,大多是先上演,后发表。但使他成为重要剧作家的是他20世纪40~50年代创作的生动活泼、具有时事性的剧本,有些久演不衰并被收入各种戏剧集。独幕剧《窒息》写一位迷上歌剧的农民,想去大城市开开眼界,但为了满足女儿买一块家庭墓碑的愿望,只好放弃自己的计划。获1947年渥太华戏剧协会戏剧创作比赛奖。短剧《人民的声音》(1949)辛辣讽刺了小镇居民封闭和狭隘的思想。《在正义者门前》写一位充满冒险精神和浪漫主义理想的青年,想加入一伙“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最终却失望地发现这伙人只是强盗,他们信奉的正是他所鄙视的弱肉强食、自私、功利的世界观。多幕剧《财产,我的敌人》(1949)是他有感于加拿大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去美国寻求发展机会造成人才流失的现象而写,流露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主人公是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加拿大青年,他放弃赴美机会,毅然留在国内,为祖国文化的繁荣而奋斗。50年代起,他的戏剧创作受到C.G.荣格心理分析学说影响,开始转向探索人的内心世界。这类剧作有《吉普赛人舞曲》(1954)、《寻找斯图亚特》(1955)、《大忏悔》(1956)等。60年代以后,他主要精力转向小说创作,但仍不时有剧作发表。到了90年代,80高龄的他仍笔耕不止,创作出1992年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亚戏剧节中大获成功的《奇异的世界》、歌剧《耶洗别》(1993),以及他去世后由加拿大歌剧院在1998~1999艺术节中首次上演的歌剧《金驴》。

戴维斯的戏剧质量很高,剧中人物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戏剧语言妙语连珠,洋溢着幽默和讽刺的情趣,又以机智的对话和滔滔的辩白见长。他的戏剧情节曲折多变,充满戏剧性转折,带有情节剧和悬念小说的一些特征;稀奇古怪的人物和偶然出现的暴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戴维斯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也取得可观的成就,一生创作了十数篇小说,包括三个完整的三部曲和一个未完成的三部曲:萨尔特顿三部曲、德特福德三部曲、康沃尔三部曲和残缺的加拿大三部曲。写于50年代的萨尔特顿三部曲包括《动荡的暴风雨》(1951)、《恶作剧》(1954)和《弱点的混合体》(1958),它们都以萨尔特顿大学城(原型是金斯顿)为背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20世纪安大略省这个小镇上人们的怪癖和风俗习惯,它们既是讽刺浪漫小说,又是社会风俗剧。《恶作剧》因巧妙的讽刺与幽默荣膺李科克幽默作品奖。然而真正为戴维斯赢得国际声誉的是写于70年代的德特福德三部曲,包括《多事之人》(1970)、《狮身人面怪》(1972)和《奇事世界》(1975)。写于80年代的康沃尔三部曲,包括《叛逆天使》(1981)、《与生俱来的》(1985)和《俄尔甫斯的竖琴》(1988),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戴维斯的国际声誉。这三部作品写作技巧更为创新,涉及的主题也更广泛,展示了70多岁时的作者炉火纯青的创作水平,以及他对加拿大民族文化特性和基础问题的探讨。《加拿大三部曲》包括已完成的《穆什和游荡的幽灵》(1991)和《狡猾的人》(1994),这两部小说探寻当代加拿大的民族之根。《穆什和游荡的幽灵》的叙述者是一个鬼魂,他通过对身为加拿大移民的祖先的了解,死后的他对自己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狡猾的人》则是一部自白,讲述一名既治疗肉体又诊治灵魂的医生的故事。遗憾的是其他作品未能完成,无法组成他的第四个三部曲。

通过他所创作的一系列卓越的小说作品,戴维斯改变了加拿大人认识自我的方式。他指出加拿大是一个多维的国家。那些神话、幻想以及传说实际上源自于国民内心深处。戴维斯借用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探讨了加拿大历史上的宗教、巫术以及其他精灵古怪的东西。他的叙事小说充分展示了种种怪异行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作品中有很多他童年生活过的安大略省小镇的影子。

戴维斯小说已被译为日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和爱沙尼亚语等多国语言,当时对不少加拿大以外的读者而言,戴维斯笔下的加拿大是他们知道的唯一的加拿大。

戴维斯的国际声誉于1986年得到确认。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内,他先后入选布克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两项国际文学大奖的候选人名单。他不仅使全世界人对加拿大有一新的认识,而且使加拿大人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为您推荐

帕夫留克,I.

帕夫留克,I. : 1987年考入利沃夫国立大学新闻系,2009年在基辅国立大学新闻系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曾在利沃夫科技图书馆期刊科研中心任职科研人员,在利沃夫国立大学新闻系教授文学理论,并任该校某学院高级..

木尔塔扎,Sh.

木尔塔扎,Sh. : 生于今江布尔州。少年时期父亲以“人民公敌”罪名被流放西伯利亚。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历任多家报刊记者、编辑、哈萨克斯坦作协书记处秘书、广播电视委员会主任等职。1958年出版第一部随..

莫迪,S.

莫迪,S. : 生于英格兰沙福克郡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T.斯特里克兰学识渊博,非常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情趣的培养。家中藏书丰富,子女们都喜爱阅读,擅长写作,移民加拿大之前都已有文章、著作发..

万兹维格,H.

怀特,P.

怀特,P. : 生于英国伦敦,卒于悉尼。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现代语言,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工作5年。1948年回到澳大利亚定居,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
..

余兆昌

余兆昌 : 生于萨斯喀彻温省斯伯丁镇。为第三代加拿大华裔。青少年时代在温哥华唐人街度过,分别于1978年和1983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余兆昌的主要作品包括描写温哥华华人..

卡哈尔,A.

卡哈尔,A. : 位于塔什干Navoi公园的卡哈尔雕像生于浩罕,卒于莫斯科。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许多报刊的专栏作家,发表了《贼》《瞎子觉明》《石榴》《女病人》《市公园》《恐惧》《语文教师》《民族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