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明内斯库,M. :
生于博托沙尼,卒于布加勒斯特。父亲是个收酒税的小吏,曾在摩尔多瓦地区购买一座庄园,爱明内斯库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859年开始上学,由于对旧的教育制度不满,4年后便放弃学业,进入剧团。1865年复学后住在老师布努尔家里。1867~1868年间先后当过剧团的演员、舞台提词人和抄写员。在随团去各地演出期间,边搜集素材边进行创作。但他父亲反对他演戏,他被迫于1869年秋去国外学习。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时,接触到I.康德、G.W.F.黑格尔和A.叔本华的哲学,读了K.马克思的著作和巴黎公社的有关资料,这些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874年秋回国。曾任图书馆馆长、学监和编辑。由于对黑暗社会不满,心情长期郁闷,加上生活拮据,积劳成疾,不得不于1883年辍笔。6年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为悼念老师布努尔所写的诗篇《在阿龙·布努尔墓前》是爱明内斯库的处女作。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诗歌、小说和戏剧评论等文学遗产。1866~1869年间写的诗歌受1848年民主革命诗人的影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其中重要的有讴歌1848年革命的长诗《穆雷沙努》和抒情诗《我希望你些什么呢,可爱的罗马尼亚》等。这时诗人的写作技巧尚未成熟,但已经显露出不同凡响的才华,引起诗坛的关注。1869~1876年间创作的《不肖子孙》和《皇帝和无产者》等名篇,谴责了社会的不公正和埋没人才,颂扬了人的叛逆精神,塑造出优美的艺术形象。描写大自然和爱情的诗歌,如《山坡上的黄昏》《蓝色的花儿》,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叙事诗《疯人格林》和神话故事诗《泪水中的英俊少年》等作品,同样占有重要地位。1877~1883年间发表的《金星》和《信》,以及《树林的故事》《啊,留下吧》《孤零零的杨树》等一批情诗,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采取较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构思更为完美。浪漫主义长诗《金星》代表了爱明内斯库的创作高峰,诗作抨击了不合理的人才压制,流露出作者的苦闷心情。组诗《信》由5封书简组成,前2封揭露社会对正直的学者和艺术家的轻视,造成他们无法正常地工作,不能发挥自己才智的状况。最后2封指责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写得最好的是第3封信,它通过古今对比,一方面赞扬先辈们在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嘲笑当时的政客们侈谈法律和爱国的伪善。
爱明内斯库继承并极大地丰富了罗马尼亚诗歌传统,他的诗作无论在韵律、节奏、意象和语言表现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湛程度。他被称为“罗马尼亚最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