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

    《皮埃尔》 :

作者以传统哥特小说与伤感小说的叙事文学程式,讲述了一位上层阶级青年与三位女性之间某种神秘且微妙的情感纠葛,涉及家族关系中非道德性的欲望、通奸、乱伦、死亡等主题。男主人公皮埃尔生于纽约州北部一个豪门家庭,时年19岁,父亲已故,母亲作为财产继承人,掌控着家族巨大庄园的所有大权。作为家庭唯一的孩子,皮埃尔自幼备受宠爱、温顺乖巧,一直被母亲按照死去父亲的光辉形象进行培养塑造。他自己也视父亲为偶像,母子之间似乎带有一种神秘微妙的情感关系。在与当地一位门当户对的豪门小姐露西订婚后,母子两人都期待从此家族兴旺、幸福永远。

但不久,皮埃尔遇到一个名叫伊莎贝尔的漂亮女孩,后来才知她竟是父亲的私生女,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个家庭丑闻对皮埃尔来说犹如五雷轰顶,父亲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塌。母亲为掩人耳目,维护家族的声誉,想方设法控制皮埃尔,但这时的皮埃尔已经完全变了。他违背母亲的意志,坚决要保护伊莎贝尔,也为了维护死去父亲的名声,佯装已与伊莎贝尔结婚,但被母亲赶出家门。两人私奔来到纽约市,在一处由教堂改建的公寓里暂居下来。这里住着不少贫穷的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皮埃尔试图以文为生,但屡遭失败。母亲去世后,将庄园留给了其表亲格伦,而且格伦这时已和露西订婚。可是,露西却仍然爱着皮埃尔,也来到纽约市,并坚决要和他一起生活。此时的皮埃尔因事业不顺,深陷债务,又受到格伦的揭丑威胁,开枪打死格伦,被投进监狱。当露西获悉伊莎贝尔和皮埃尔竟是亲兄妹时,精神深受刺激,郁郁而死。后来,皮埃尔和伊莎贝尔真心相爱了,但乱伦的禁忌始终萦绕在两人的心里。在伊莎贝尔一次探监时,双双服毒自尽。

作品试图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深层,挖掘其中超越道德、超越常理的欲望和本能。人物塑造和悲剧结局可以看出古希腊悲剧等经典作品的深刻影响。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浮想联翩,戏剧化冲突非常明显,但想象力有余,现实感不足。因主题敏感微妙,风格含混晦涩,超出了那个时代可以承受的伦理容忍程度,作品一经面世便遭普遍恶评,但现已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实验性心理小说。

为您推荐

《厄舍古厦的倒塌》

《厄舍古厦的倒塌》 : 作品中的“厄舍古厦”既指庄园老宅,又指家族命运。作者主要使用其“旧”和“凶”的象征意味,营造一种体现艺术整体性的哥特式背景氛围。《厄舍古厦的倒塌》插图故事情节从一位未..

《论自然》

《论自然》 : 全文包括导论及自然、商品、美、语言、学科、理想主义、精神、展望八节内容,每节从一个角度探索“人与自然”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从本体论上讲,自然既是一种宇宙精神,又是宇宙精神的物质..

阿尔科特,L.M.

阿尔科特,L.M. : 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日耳曼敦,卒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父亲是超验主义作家和社会改革家。1834年,父亲携全家迁居波士顿,创办实验学校。阿尔科特在康科德的故居因父亲潜心于自己的超验主义理..

《埃拉斯穆斯•孟塔努斯》

《山上的耶比》

《山上的耶比》 : 霍尔堡的喜剧代表作。情节生动紧凑,语言妙趣横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既令人捧腹不止,又勾起一阵阵苦涩的回味。作品写的是山区佃农耶比进城时醉倒在路旁,男爵地主出于恶作剧心理让耶比..

巴基哈诺夫,A.

巴基哈诺夫,A. : 19世纪阿塞拜疆文学现实主义流派的奠基者之一。生于巴库的可汗家庭,少时掌握波斯语和阿拉伯语。1819年,巴基哈诺夫应俄军统帅叶尔莫洛夫将军之邀前往梯弗里斯,在俄军中任翻译,多次立功受..

《征服者贝莱》

《征服者贝莱》 : 这部作品是三部曲,包括《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1948)。《征服者贝莱》以丹麦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背景,描述了贝莱从一个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