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希纳,G. : 德国戏剧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父亲是医生。1831至1833年在斯特拉斯堡学医,并和当地的民主运动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接触到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1833年10月在黑森大公国的吉森大学继续学业。1834年写成著名的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作《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宣言,文中指出贫富的差异是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并认为黑森的工业无产阶级还不存在,农民是革命的主力。他号召被剥削的农民阶级起来战斗,口号是:"对茅屋──和平!对王宫──战争!"1834年,毕希纳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分别建立地下革命组织"人权协会",吸收大学生和劳动者参加。同年《黑森信使》秘密发行。由于有人告密,毕希纳在吉森的寓所遭到搜查,他被迫离开吉森前往达姆施塔特,重建"人权协会",并写出剧本《丹东之死》(1835)。1835年毕希纳被迫逃亡,先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医。1836年迁居瑞士的苏黎世,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大学任讲师。这时期创作了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1836)、悲剧《沃伊采克》(1835~1836)的片断以及中篇小说《棱茨》(1839),还翻译了雨果的两部剧本《玛丽·杜铎尔》和《吕克莱斯·波尔吉》。1837年2月19日在苏黎世逝世。
《丹东之死》以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之间的争斗为背景,写丹东反对雅各宾党人用激进民主主义的专政方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客观上成为大资产阶级的同盟者,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而丹东的对立面罗伯斯皮尔和圣居斯特作为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无法解决面包问题,又不能依靠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力量,最后陷入孤立。
《莱翁采和莱娜》充满机智、辛辣的暗示。莱翁采是一个德意志袖珍小国的储君,信奉寄生阶级的人生哲学。他的父亲国王彼得昏聩无能,终日无所事事。这出喜剧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心的空虚和行尸走肉的生活。
《沃伊采克》的情节取自莱比锡发生的一件情杀案,但赋予它以新的内容,用以表现贫富的对立,并进一步揭示出犯罪的社会原因。
中篇小说《棱茨》的主人公棱茨是"狂飚突进"时代著名的剧作家,后来神经失常。毕希纳描写棱茨发疯的最后阶段,心理分析十分细腻,被认为德国中篇小说的佳作。
Hans Mayer, G. Büchner und seine Zeit, Berlin, 1960.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