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宁,И.А. : 俄国作家。生于沃罗涅日一破落贵族世家。曾做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纸通讯员。1887年开始发表诗作。1901年以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
他主要创作中、短篇小说。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引起批评界重视。1899年结识高尔基,并开始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稿。190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他对十月革命采取敌视态度,1920年起侨居法国。1933年获诺贝尔奖金。1953年卒于巴黎。
布宁的前期小说把俄国贵族庄园生活理想化,充满了俄罗斯宗法制社会解体引起的没落感。《荒野》(1895)、《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苏霍多尔》(1911)、《最后一次幽会》(1912)等优秀作品,是为逝去的时代唱挽歌。从中篇小说《乡村》(1910)开始,作者转向广阔的社会题材。在1911至1913年间先后写了《蟋蟀》、《夜话》、《扎哈尔·沃罗毕约夫》、《莠草》等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他把农民的命运看成祖国的命运,如实地描写农村的贫困、落后,但是看不到农村的活力和希望所在,有时采用自然主义手法。十月革命前夕的作品,有的憎恶资本主义文明(《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和殖民主义(《兄弟们》,1914);有的惋惜地主阶级的没落(《末日》,1913)。
布宁曾翻译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和拜伦的《该隐》、《曼弗雷德》等作品。
布宁的小说结构松散,不重情节而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气氛、情调的渲染,仿佛是一幅描摹世态人情的风俗画。在这方面他得益于果戈理和契诃夫。离开祖国后,才力渐趋枯竭,作品主要是回忆往昔,大多以爱与死为题材。少数短篇如《暗径》和《大乌鸦》,突出地表现了他的简练、明澈、悦耳的语言风格,思想内容上也大体保留了前期批判的锋芒。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