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舍德,J.C.

    戈特舍德,J.C. : 德国文学理论家、作家。1700年2月2日生于柯尼斯堡的一个牧师家庭。1714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神学、语言和哲学。1724年获得学位,在莱比锡大学任教。1766年12月12日逝世。
  戈特舍德的哲学观点属于理性主义,他的哲学著作《世界的真髓》(1733)对沃尔夫庞杂费解的哲学体系作了比较通俗的解释。他把理性看得高于一切,理性的一条重要戒律就是从善避恶。人要享有幸福的生活,就得具有理性和美德,而不是仰仗教会或世俗的权威。他曾创办"道德周刊",先后编辑出版《爱说闲话的有理性的女人》(1725~1726)和《老实人》(1727~1729)。
  戈特舍德的文学观同他的哲学观是一致的。他认为,人的理性和美德是经过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的最好手段就是文学,尤其是戏剧和寓言。他反对18世纪初期内容粗俗、形式杂乱的德国戏剧。他认为法国戏剧是可资效法的榜样,主要指17世纪拉辛和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戏剧,而不是18世纪的法国宫廷戏剧。他把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和创作介绍到德国,并奉之为唯一的典范。
  他的著作《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1730)依据贺拉斯、布瓦洛、奥皮茨以及被曲解了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全面阐述他的文学观点。他强调艺术的本质和任务是对人进行理性和道德教育,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应是对人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准则。创作故事是道德准则的具体体现。故事只能摹仿自然,排除主观想象。其次,悲剧的主人公只能是王公贵族等"大人物",市民阶级出身的"小人物"不得充当悲剧主角。喜剧讽刺的对象只能是"小人物",如讽刺"大人物"则有失尊严。第三,为各种文学体裁规定了严格的规范。悲剧要遵守三一律,不能使用独白和旁白。喜剧的效果要来自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而不能靠语言的风趣、服装的奇特和动作的可笑,丑角绝不能上舞台。
  戈特舍德从1726年起同著名女演员诺伊贝尔夫人从事戏剧改革。诺伊贝尔夫人领导的剧团按照他制定的规则演出,剧本都是他所认为的"正规剧"。这个剧团的演出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响,戈特舍德因此名扬全国。1730年他写成悲剧《濒死的卡托》(1731年演出),传播启蒙思想,并促进了戏剧的发展。1738年,戈特舍德同诺伊贝尔夫人的合作关系破裂。此后,他编成《按照古希腊罗马人的规则创建的德国舞台》(6卷,1740~1745),其中收入16出悲剧,19出喜剧,2出田园剧。后编辑1750年以后德国的剧目,题为《德国戏剧史必不可少的储备》(1757~1765)。
  戈特舍德还提出语言规范化问题,著有《创立德语的语言艺术》(1748)。此外,他还有诗集《诗》(1736)和《最新的诗》(1750)。
  戈特舍德是德国早期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作家,他为德国文学在18世纪中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固步自封,反对任何发展。他生活在贵族宫廷文学盛行的时期,有不少过时的贵族观念,从40年代起,先后受到瑞士人布赖丁格和博德默,接着是"不来梅同人"和莱辛等越来越猛烈的攻击。这些批判把启蒙运动从一个阶段引向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为您推荐

戈尔丁,W.

戈尔丁,W. : 英国小说家。1911年 9月11日出生于康沃尔。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英国海军服役。后长期在学校任教。早年发表过诗作,后写小说,以长篇小说《蝇王》(1955)闻名。其他小说还有..

格里奥

格里奥 : 黑非洲世代相传的诗人、口头文学家、艺术家和琴师的总称。古代格里奥一部分进入宫廷,担任相当于国王、诸侯的史官、顾问、传话人的职务。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王国的大法、家族的系谱、重要的史实,都依靠..

格拉梅诺,M.

格拉梅诺,M. : 阿尔巴尼亚作家。青年时期参加了阿尔巴尼亚人组织的爱国运动。1907年加入巴约·道布里、契尔齐斯·道布里兄弟领导的游击小队。除诗歌外,他写了话剧《阿尔巴尼亚语的诅咒》(1905)和《毕洛之死》..

戈特赫尔夫,J.

戈尔巴托夫,Б.Л.

戈尔巴托夫,Б.Л. :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顿巴斯。青年时当过徒工。1930年加入共产党。14岁开始从事新闻、文学创作活动,曾任报刊的编辑、特派通讯员等职。1946年当选为苏联作协书记。小说《饱人和饿人》(1..

戈齐,C.

戈齐,C. : 意大利童话剧作家。威尼斯人。父亲是贵族。1749年和哥哥卡斯帕雷·戈齐一起参与创办格拉涅莱斯基学院,以维护意大利诗歌和语言的纯洁为旗号,反对启蒙主义思想。   戈齐代表贵族势力,曾发表许多文章诋..

格雷戈里夫人

格雷戈里夫人 : 爱尔兰剧作家。原名伊萨贝拉·奥古斯塔·佩尔斯。生于戈尔韦郡一个地主家庭。1880年与威廉·格雷戈里爵士结婚,1890年丈夫死后从事文学活动。1898年结识诗人和剧作家叶芝,从此共同致力于创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