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洛,S. : 美国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父母是俄国的犹太人,在他9岁时移居美国芝加哥。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长期在大学任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他最初的两部小说《挂起来的人》(1944)和《受害者》(1948)出版后均获得好评。他的成名之作是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1953),小说的主人公奥吉企图摆脱外界的控制,追求无限的自由,寻找支配自己的理想的本质。他害怕在一种不变的关系和环境中凝固僵化,又担心在不断的变动中失去生存的确定的内容。坎坷半世,奥吉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本质"。小说写他最后与社会妥协,表现了作者所作的自我嘲讽。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作品。
195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雨王汉德逊》,提出了“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问题。汉德逊继承了百万家产,却发现不了生活的意义。他离开美国前往非洲去寻找理想。他企图造福于人,往往适得其反。贝洛称他为"优秀品质的荒谬的探索者"。直到50多岁时,汉德逊才学到了"你要生活"的格言,懂得人生必须有益于社会。这是贝洛作品中最积极的思想。
长篇小说《赫尔索格》(1964)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它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60年代动乱中的苦闷与迷惘,描写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危机。赫尔索格是大学教授,生活优裕,但对世界现状极端沮丧,精神濒临崩溃,不时给今人、古人、死人、活人写信,发泄内心的痛苦。他对现代社会也产生怀疑,最后在自然界找到暂时安慰,产生了新的希望。
1970年,长篇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出版。赛姆勒是波兰犹太移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尽法西斯的迫害,对人道主义的信念产生幻灭。他目睹美国社会的惶惑、紊乱和疯狂,感到无能为力,但他对人类还怀有渺茫的希望。贝洛再一次提出人道主义的危机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前途问题。
1975年发表的《洪堡的礼物》成为当时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洪堡是30年代著名的诗人,他企图用柏拉图的美的观念来改造"实用主义的美国",但因势孤力薄,悲惨死去。他的后继者西特林在50年代也成为著名作家,他也感到了精神上的苦闷,终于理解到了洪堡的痛苦。这部小说描写了两代作家的成功与失败,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中物质生活富足之中精神生活的空虚。
贝洛还写过剧本《最后的分析》(1964)、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1968)等,他也发表过文学评论。他于1976年出版了游记《耶路撒冷去来》。
贝洛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他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他极力探索当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同时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敏感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当代都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感到疑虑和烦恼,而追求某种高于现实的生活,期望在混乱的世界中找到一席生存之地。他们虽然备受挫折,但仍然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维护人的尊严。他的作品中贯穿着一种哲学上的探索:"人总是某种东西,但他是什么呢?"
贝洛的思想充满矛盾,他对社会主义抱有偏见,又对资本主义缺乏信心,因而对人类的前途感到困惑。这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这个矛盾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为一种异化和协调同时存在的倾向。
贝洛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擅长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想象丰富,感染力强,并且以自我嘲弄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他的"反英雄"们的悲喜剧。他曾获得多种文学奖。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