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S.de

    波伏瓦,S.de : 法国女作家。生于巴黎一信奉基督教的资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是律师,学识渊博,喜爱文学。童年时代接受母亲的宗教熏陶。 6岁进教会学校。以后由于父亲的教育,少年时代从有神论者转变为无神论者。中学毕业后入大学的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29年通过了哲学教师的就业考试,先后在马赛、鲁昂、巴黎的中学任教。1945年离开教学工作,开始职业作家的生涯。
  40年代是波伏瓦文学成就达到顶峰的时代。她的作品以小说最为突出,所塑造的人物大多是女性形象,主要表现两次大战之间及战后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小说主人公的孤独感、厌倦、焦虑以及对死亡的恐怖等,也都是作者思想的反映。
  第一部小说《女宾》(1943)集中反映了作者向往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小说描写一对年轻情人皮埃尔与弗朗索瓦兹同情并接济一个名叫萨维埃尔的姑娘。他们打破常规,三位一体地生活着,企图在性爱上进行新的尝试。但是最后爱情的妒嫉心终于战胜了友谊。战争爆发,皮埃尔应征入伍,两个女人中潜在的矛盾终于爆发。一天夜里,弗朗索瓦兹趁萨维埃尔熟睡之际,打开厨房的煤气,企图毒死对方。小说到此结束。作者把爱情中的妒嫉心理描写成人的本性,即自我意识中的排他性。三位一体的尝试与破产,反映了存在主义自由抉择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此路不通。
  《人总是要死的》(1947)的主人公莱蒙·佛斯卡在中世纪喝了特制药水,长生不老,活了几个世纪。他混淆了曾经生活过的时代,忘掉了失去的亲人,不相信进步和人类命运的改变,麻木不仁,孤独,没有爱憎的感情。小说表达了生活没有意义、人生荒诞的存在主义观点。
  1954年,作者以发表《大人先生们》获龚古尔奖金。小说描写战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对战争的恐怖记忆犹新,向往和平给社会带来安定和幸福,但局势的动荡使他们对前途悲观失望。表现出主人公厌倦、孤独、空虚的小资产阶级情绪。
  波伏瓦的作品还有小说《他人的血》(1944)以及论文集、剧本、游记等。论文集《第二性》从生理上、经济状况和历史偏见上分析和阐明了男性主体、女性客体的思想,反映了妇女对解放的要求和男女平等的呼声。
  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名字是和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让-保尔·萨特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巴黎大学求学时,便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她与萨特一起,创办《现代》杂志,参与国内外的社会政治活动,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法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反对法西斯主义,对当时社会主义的苏联寄予希望,对新中国友好。1955年波伏瓦和萨特曾访问中国,并写了一部旅行记《长征》(1957),表达了她对新中国的印象。
  波伏瓦晚年发表的重要著作是 4部自传体回忆录:《一个安分守己的姑娘的回忆录》(1958)、《年富力强》(1960)、《势所必然》(1963)和《归根到底》(1970)。

为您推荐

比利-别洛采尔科夫斯基,В.Н.

比利-别洛采尔科夫斯基,В.Н. : 苏联俄罗斯剧作家。生于贫苦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苦力和水兵。1917年加入共产党,参加过国内战争。1918年开始文学活动,以戏剧创作为主。他的《风暴》(1926)一剧描绘了国内战争期间..

彼特拉克,F.

彼特拉克,F. :   意大利诗人。1304年7月28日出生于阿雷佐,1374年7月19日逝世。父亲是佛罗伦萨著名的公证人,和但丁同时被放逐。1311年,彼特拉克随家庭迁居法国,在普罗旺斯旅居多年。后来父亲送他到博洛尼亚学..

波尔塔,C.

波尔塔,C. : 意大利诗人。出生在米兰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奥地利占领者的政府中任职。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勤奋研读人文科学。他在威尼斯短期居住后,于1799年回到米兰,同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如白尔谢、格罗西、曼..

佐多稻子(1904~  )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 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比较文学不同于各民族文学,也不同于..

比莱,T.S.

比莱,T.S. : 印度马拉雅拉姆语小说家。出生在喀拉拉邦蒂鲁雅达古尔地区中部的塔卡齐村。1933年进入法学院攻读法律,1935年毕业。他大约写了10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以共产党武装反抗资产阶级政府为题材的《挑战》;有..

彼列韦尔泽夫,В.Ф.

彼列韦尔泽夫,В.Ф. : 苏联文艺学家。1901年进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1902年参加革命运动,1905年被捕并流放。后在莫斯科从事文学工作。十月革命后担任教学工作并继续研究文学,1918年被选为社会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