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肯,C. :
生于佐治亚州东部港口城市萨凡纳。艾肯11岁时,身为内科医生的父亲威廉开枪打死妻子安娜后自杀,当时在家的艾肯目睹了父母横陈的尸体,这一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此后终其一生艾肯都在关注人的心智和意识。父母去世后艾肯由马萨诸塞州的太姨婆抚养成人。1907年进入哈佛大学,与T.S.艾略特、E.卡明斯和E.庞德等人结友,彼此影响。1912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为庞德主编的期刊《日晷》担任评论工作。1921年移居英国,此后经常往返于英格兰和新英格兰之间,直到1928年起定居马萨诸塞州。1934~1936年,他居住在苏塞克斯的赖伊,为《纽约客》撰写了《伦敦书信》。1973年因病去世。
艾肯从小立志成为一名诗人。191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扬威尘世和其他韵文故事》,在诗坛赢得一席之地。1924年几乎独立一人编辑了E.狄金森的《诗选》,使得这位女诗人在去世多年后声名鹊起。1929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诗选》,于次年获普利策奖。1950~1952年,他担任国会图书馆的诗歌顾问。1953年出版的《康拉德·艾肯诗集》获全国图书奖。他创作的其他主要诗集还有包括《福斯林的快步舞:一首交响曲》(1916)在内的5个交响曲系列,以及包括《庞琦:不朽的说谎人》(1921)在内的前奏曲系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1955年艾肯发表了由12个部分组成的400余行的《李白来书》。1969年荣获国家文学奖。197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艾肯还创作了《蓝色航程》(1927)、《大圈》(1933)、《国王棺材》(1935)、《墨西哥众神之心》(1939)、《对答:或朝圣者的历程》(1940)等5部长篇小说和多部短篇小说。1952年他出版了自传《乌尚特:人生散记》。此外他还发表了大量文学评论,编撰了各种诗选。
艾肯的诗歌题材多取自神话和童话,较少涉及现实生活,主题明确而直接,往往通过古典音乐的结构和高度程式化的传统形式来表达现代意识,语言流畅,格调清新。他的小说创作深受S.弗洛伊德的影响,通过强烈的情感流露和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努力探究人的意识,展示人心灵的复杂性。以《乌尚特》为代表的自传将杂文、传记和评论融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文学体裁的限制,用更加复杂和多样的文学形式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