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新闻界两次座谈会(新闻)

1957年新闻界两次座谈会:1957年发动“反右”前后北京新闻界举行了两次气氛截然不同的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举行于5月16日至1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研究部、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和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辽宁、山西等地新闻工作者200多人。与会者就新闻工作中的迫切问题展开争鸣,主要集中在两类问题上:一类是有关新闻理论问题,如新闻的阶级性、商品性、指导性、趣味性和新闻自由、新闻价值等等;另一类是有关新闻实际工作的问题,如报社的工作方法和记者作风等等。在争鸣中,提出了不少尖锐意见,如说报纸成了“布告牌”、“留声机”、“翻版书”……;有的主张报纸一方面应有政治性、思想性,另一方面应有商品性、趣味性;有的批评工作效率太低,主张办“同仁报”;有的认为新闻理论贫乏,教条主义严重。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从“争鸣”转入“反右”。6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文章指出:“上海《文汇报》和北京《光明日报》在过去一个时间内,登了大量的好报道和好文章。但是,这两个报纸的基本政治方向,却在一个短时期内,变成了资产阶级报纸的方向。……这两个报纸的一部分人对于报纸的观点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混淆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原则区别。”6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站在什么立场办报?——上海各报对本报编辑部文章的反应》;《文汇报》也发表社论,表示接受《人民日报》的批评。新闻界正式转入反右阶段。自6月24日起,北京新闻界举行第二个阶段的新闻工作座谈会,由以上3个单位,加上复旦大学新闻系联合召开。参加者除北京外,还有上海、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的新闻界人士。这次座谈会持续举行到8月中旬才结束。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揭露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篡夺某些报纸领导权的活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会上集中火力批判了章伯钧、储安平的“反党活动”,批判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的“右派活动”,批判顾执中的新闻观点,批判王中的“反党新闻学纲领——《新闻学原理大纲》”。王中在会上辩解受到斥责,要他回上海彻底交代。在会上,有的人表示撤回在第一次座谈会上发表的主张,有的人作了自我检查。与北京举行的新闻工作座谈会的同时,上海、辽宁、重庆等地也分别召开了类似的以反右为主题的新闻工作座谈会。

为您推荐

“突出政治”问题的论战(新闻)

“突出政治”问题的论战:林彪从1959年接任国防部长后,在人民解放军中大搞政治第一,突出主观意志,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鼓动。1966年春,《解放军报》2月3日发表社论《永远突出政治》,此后又连续发表《再论突出政治》、《..

“三家村”冤案(新闻)

“三家村”冤案:林彪、江青一伙阴谋制造的一大冤案。1961年北京市委的理论刊物《前线》约请邓拓开辟一个杂文专栏,由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轮流撰稿,各自选题,文责自负,取名《三家村记》。这一专栏的文章和《北京日报..

批判《海瑞罢官》(新闻)

批判《海瑞罢官》:京剧《海瑞罢官》是历史学家吴晗根据毛泽东的示意写作的,1960年底完成,1961年上演。主题是宣传明代廉吏海瑞刚直不阿,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1962年左倾思想又有抬头,江青向毛泽东提出要批判《海..

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新闻)

《长短录》风波(新闻)

《长短录》风波:《长短录》是《人民日报》1962年5月—12月副刊上的一个小专栏,特邀五位著名杂文作家(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前后不定期发表杂文作品37篇。这一专栏的开辟是在1962年1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

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新闻)

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1963年至1964年间,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过火的批判。1963年5月,江青组织文章在《文汇报》发表“有鬼无害论”,点名批判孟超的剧本《李慧娘》以及赞扬此剧的文章,说这出戏是反党反社会主..

原子弹爆炸新闻发出前后(新闻)

原子弹爆炸新闻发出前后: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自己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奉命发出新闻公报和政府声明,震动了国内外。事先10月15日下午,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