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录》风波:《长短录》是《人民日报》1962年5月—12月副刊上的一个小专栏,特邀五位著名杂文作家(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前后不定期发表杂文作品37篇。这一专栏的开辟是在1962年1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之后。鉴于“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中央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传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创造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在这一号召下,不少报纸相继开辟专栏,刊登杂文,贯彻“双百”方针,各报一时出现清新活泼的局面。《长短录》取“长短相较,取长补短”之意,并以“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作为方针。由于作者都是名手,笔下旗帜鲜明,态度明朗,主题含蓄不隐晦,行文婉转而不艰涩,并各自保持了个人的写作风格。《长短录》的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全国许多报纸的杂文写作。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决定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政治气氛又趋紧张,5位作者来稿剧减,《长短录》亦终刊。在“文化大革命”中,《长短录》受到批判,被认为是“说资本主义之长,道社会主义之短”,“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旁敲侧击、瞒天过海”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大毒草”,编者和5位作者受到迫害,其中两位(吴晗和孟超)含冤去世。全国各报杂文专栏摧残殆尽,大批作者以“长短录俱乐部”成员而受株连。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日报》出版社将《长短录》全文收集出版,以正社会视听。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