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评论:以观察家名义发表的代表编辑部意见的时事或形势评论。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通常用作评论重要的时事或形势问题。写法上注重分析,寓评论于“观察”之中。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曾以“延安观察家”、“延安评论家”的名义播发过一些有影响的时事评论。1949年以后,《人民日报》也陆续发表过一些观察家评论。近年来,有的报纸尝试运用这一形式评论国内问题。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观察家评论:以观察家名义发表的代表编辑部意见的时事或形势评论。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通常用作评论重要的时事或形势问题。写法上注重分析,寓评论于“观察”之中。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曾以“延安观察家”、“延安评论家”的名义播发过一些有影响的时事评论。1949年以后,《人民日报》也陆续发表过一些观察家评论。近年来,有的报纸尝试运用这一形式评论国内问题。
署名短论:由作者个人署名的短小言论,属于短评的一种。文章篇幅短小,文字精练,作者可以发挥个人风格,提出独到见解。中国从1978年以后发展较快,数量增多,质量也有较大提高。随着80年代以来专栏评论的兴起,署名短论逐渐..
短评: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是编辑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评论形式。它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言。在题目、评述范围、篇幅等方面,比社论轻便..
短论:短小而精练的评论。中国戊戌变法后逐渐出现于报端,摆脱了旧式论说篇幅较长、脱离时事、坐而论道的传统论说方式,结合时事,篇幅短小,文字简约明了。最早出现的是时事短论,由1904年创刊的《时报》首创,受到广泛的欢..
编辑部文章:以报刊编辑部名义发表的政策性、理论性文章。它常就重大事件或问题,作专题系统的分析和全面论述,篇幅一般比社论长,规格高于社论。在中国它始于50年代《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评论员文章:规格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体。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升格为社论。它不象社论那样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或同级党委(包括其他组织领导)的意见,但它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也具有某些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