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受互动方格(新闻)

传——受互动方格:测度新闻媒介传播内容及其结构的传通效果的指标体系。1986年由中国新闻学博士喻国明首先提出并阐释这一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把传通关系的建立理解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传——受”双方均是传通关系得以确立的施控者。由此,依照传播内容对于传受双方的适需关系,可将世界上的一切信息划归以下9个区域(见下图):

一家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及其结构是否优化,是由以下几项指标为有机组合所决定的:(1)属于传通兴奋区的信息内容是否占有足够大的比重,这是特定的“传——受”角色关系赖以建立的基点;(2)是否尽可能为受传者提供了潜在兴奋区的信息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对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功利价值,但却可以起到“触媒”的作用,提高媒介的受接触率;(3)传通开发区的内容是否以恰当的形式供给,这部分内容的传通度直接标志着该媒介对其受众的把握力和影响力;(4)无效传播区的信息内容是否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一指标通过无效传播行为的多少从反面来评估新闻媒介传播结构的优化程度。在这一指标体系下,研究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综合分析和评测,对某个新闻媒介传通效果的优劣作出诊断,并找到加以改善的相应对策;“传——受方格”理论认为,每一项客观存在的信息内容究竟属于“传——受互动方格”内的哪一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某些过去为受传者不需要的信息可以转化为需要的信息,而过去需要的信息类别也可能转化为不需要之列。同样,传播者感兴趣的可传部分和认为不予传播的部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内涵。制约“传——受互动方格”各项内涵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是:(1)新闻实践赖以进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变动;(2)新闻媒介在整个社会通信媒介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角色的变动;(3)传播者所追求的传播目的的变动;(4)受传者素质系统的变动。

为您推荐

无形的意见(新闻)

无形的意见: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中某些含而不露的意见。从表面上看,新闻似乎只在客观地叙写事实,实际上在用词造句之间就隐含着某种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一立场。这种外朴实而内藏机锋的新闻报道的作者乃..

倾向性(新闻)

倾向性:新闻媒介或明或暗表现出的特定的政治立场。全球所有新闻媒介无不控制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代表人物手中,因此无不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或倾向于进步,或倾向于保守,或倾向于中间。这一倾向最鲜明地表现于社论..

客观报道(新闻)

客观报道:①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客观报道并非无倾向性,不可把它同客观主义报道混淆起来。(新闻)尊重客..

新闻洞(新闻)

交互功能(新闻)

交互功能:①又译作:“相互作用的功能”,指新闻传播过程中,同传播媒介进行对话并加以利用的功能,如双向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和广播应答服务等。传输教育节目时,用户可以利用终端装置的键盘或电话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向老..

新闻敏感(新闻)

新闻敏感: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它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的成败有密切关系。 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1.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

报纸批评(新闻)

报纸批评:在报刊上对党内或社会上某些坏人坏事或缺点错误进行公开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方面,没有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和政府得不到来自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政策方针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