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爆发后至1949年全国大陆获得解放为止,在国民党统治区产生的文艺运动。根据茅盾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总结报告,进步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应该是国统区文艺的主流。尽管受到反动派的种种压制、迫害,队伍本身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他们对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对于在反动统治下的民主运动,对于人民解放战争,都曾起了积极的推动或配合的作用。从实际情况考察,国统区文艺大致经历四个时期。自1937年7月至1938年底为第一个时期。为鼓舞抗战,文艺工作者组织了许多演剧队、抗宣队,深入前线和农村,并创作了许多短篇小型的作品,如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活报剧、街头剧、街头诗等。“好一计鞭子”街头剧风行一时。抗日歌曲也十分流行。此间,还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自武汉沦陷经皖南事变至1944年夏为第二个时期。国民党当局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激起广大革命文艺絜、作者的义愤。艾青、田间等的诗歌,茅盾、巴金、老舍的小说,郭沫若的《屈原》等历史剧作,反映了斗争中的现实。自1944年秋至抗战胜利,为第三个时期。这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群众要求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许多作家投身民主运动行列,写出了一批短小精悍的政治讽刺诗与杂文。自1945年抗战胜利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为第四个时期。国民党当局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广大群众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文艺为配合这一运动,创作了一批讽刺诗、讽刺剧及小说作品。其中,闻一多的政论、演讲尤为锋利、动人。总之,国统区的进步的、革命文艺运动,在不同时期都配合了斗争需要。它们在总的方向上,和解放区文艺运动是一致的。
国统区文艺(文学)
国统区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