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名词。古籍原书散佚,后人从类书或他书引文中搜辑考订,并按一定的体例整理编排,使之全部或部分恢复原书面貌,叫做辑佚。由于古人引书并非完全照录原文,所注出处亦不统一,加以年代久远,辗转抄写,错误难免。因此辑佚并非简单的抄撮、排比成文,尤需严加考证,细心校勘,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辑佚在宋代已相当发达,王应麟辑《三家诗考》是其代表。清代学者对辑佚贡献尤大,完成了为数众多的古佚书的辑集工作。公家以乾隆年代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300多种古籍为代表。私家以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为最着称。一般认为严辑胜于马辑,也有人认为洪颐煊辑《经典集林》又在各家之上。
辑佚➀
辑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