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➀

避讳:

封建时代不得说出或写出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须用特定方法避开,称为避讳。避讳始于周代,《尚书·金滕》:“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孔传:“元孙武王,某名,臣讳君名,故曰某。”秦汉避讳已有成法,秦代改“正月”为“端月”,汉代已行家讳。唐宋避讳之风盛行。常用的避讳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改音。古文献中使用避讳增加了阅读困难,造成史实的混淆。但各朝代讳字不同,可用以辨别古籍的真伪及时代,解释其中的疑难。将避讳研究应用于校勘学及考古学即称避讳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研究避讳的着作有清黄本骥*《避讳录》(三长物斋丛书本)、清周榘《廿二史讳略》(啸园丛书本),但多有谬误,且考订不详不注出处;尚有张性骥《历代讳字谱》(小双寂庵丛书本)等。陈垣*《史讳举例》是系统研究避讳及其利用的重要着作。

为您推荐

避讳(语言)

避讳(语言):①也叫“讳饰”、“曲语”。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用另外话语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如《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避讳字

避讳字 : 指中国古代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而改写的字。避君主的名字,据说始自秦代。秦始皇名嬴政,一名正,所以秦代称"正月"为"端月"。秦以后避讳成为惯例。汉高祖名刘邦,所以汉代人把"邦"改写为"國";汉景帝名"啓",就..